目前,国际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美国振兴实体经济还难于见到成效,欧洲债务危机存在扩大的趋势,日本在核危机之后,开始复苏,但是新兴经济体的发展速度正在呈现放缓的态势。国际经济形势的严峻,让很多欧美公司陷入到停产、破产的边沿,比如欧洲的部分汽车或者零部件企业。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说,正是“走出去”的绝好时机。那么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要注重怎样的方式和策略,记者采访了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博士,其分析了国际经济形势发生的原因,并给出了中国企业走出的建议。
弱化民族品牌 实现自主创新
一些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民营企业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陷入巨大困境。而创新不足、缺乏内生力是多数中国企业的现状。民营企业应该怎么走?长江商学院教授、创办院长项兵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有“从月球看地球”的高度,修炼“以全球应对全球”的功夫,用“大风流”的创新实现价值竞争。
这要求我们的企业超越‘民族品牌’以及‘自主创新’的思维与视野。否则,这种思维可能成为民营企业实现全球资源整合的一个严重障碍。在顶级跨国公司尽可能淡化国籍、尽力把自己在中国改造或‘打扮’成中国企业的今天,过于强调民族品牌和自主创新,可能会造成国外企业对中国企业的抵触,而‘自主创新’也很难在短时间速成。
“一个能以站在月球看地球的视野审视全球的企业,将会发现可以用全球应对全球,即发现全球各国的独特能力和资源都可以为我所用。”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说,“只有实现思维的超越,更多地习惯从上往下看,才有可能诞生颠覆式的、革命式的大风流创新。”
项兵表示,要实现大风流的创新, 企业家要学会憋得住, 要学会精细与专注。大风流的创新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和奋斗。而大风流的创新的另一条件是一定要允许、鼓励行业存在颠覆的力量。
参股而非控股 创新代替复制
目前的国际形势,使得民营企业在全球发展的环境急剧恶化,最典型的莫过于华为等民营企业进入美国、澳大利亚受到限制。
在这种背景下,民营企业需要用和平、积极并且理性的心态来面对西方的转变,民营企业需要一些切实的策略来改变这种态势。项兵博士认为民营企业可以采取参股的方式与西方主流经济融合,从而建立一个跨国性的、商业发展共进退的“命运共同体”。 目前,中国管理全球运营企业的能力和经验不足,如果一味强调通过控股进入管理比较复杂的全球主流市场和主流行业,不仅会助长中国威胁论以及西方对中国企业的戒心和敌意,而且有可能弄巧成拙,造成中外企业双输的结果。
这次全球危机,西方许多企业尤其是部分行业的顶级企业,陷入资金短缺困境,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当国外迫切需求中国资金,希望中国施以援助之手,民营企业便可注资参股行业内的顶级企业,这种雪中送炭并共度难关的方式,将大家荣辱与共并结为同盟。
民营企业迈入国际主流经济,当好小股东就要擅长低调,学会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与对方分享发展与利益。那种“参股就必须进入董事会”“进入董事会就必须发声”的想法和做法是危险的。西方主流企业的治理与管理基本面都是靠得住的。由此,商业管理并不具备优势的中国企业不必要指手画脚,告诉他们该怎么管。对于那些擅长学习的企业来说,参股更看重的是由此获得的学习机会。
民企摆脱惯性思维模式 谋转型与发展
民营企业走出去,必须要摆脱国内的发展思维模式。
企业家与商人不仅要认真思考如何把生意做好,同时要关注为什么做生意。如果企业将做生意的目的局限为追逐财富、发财致富、光宗耀祖,商业行为就可能不择手段、巧取豪夺,由此可以产生一系列的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目前,诸多民营企业的这种价值取向问题已成为中国威胁论的一个主要话题。
无论是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的误解,还是在国内打造和谐社会,民营企业必须要谋求新的经营与发展模式,尤其是在信息民主化、透明化的浪潮中,靠只重传统行业、国内发展的思维模式取的长期持续成功的概率越来越小。
2012年中国实效管理总裁论坛在深圳举行。届时,项兵将与茅于轼、任志强、王笑菲等国内顶尖经济、管理界的精英一起,与1500位民营企业家共同探讨民企发展新思维,为中国企业的发展转型指出更为具体的方向。
人民品牌网( www.peoplepinpai.com ),是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权威性、及时性、多样性和评论性为特色,在网民中树立起了“人民媒体、大众网站”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