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人民品牌网-peoplepinpai.com
滚动新闻:     · 《2023-2024中国演艺明星公益观察报告》 在厦门金鸡电影节上发布     · 比亚迪成立30周年之际,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     · 国货旗舰来了!比亚迪华为联合发布方程豹 豹8上市,售价37.98万元起     · 10年惠及89所高校 为10万人次大学生提供实践赋能
  1. 首页
  2. 财经动态
  3. 内容

新华社:十问中国经济

 日期:2021-10-25 人气:139533 责任编辑:缪斐恪 来源:新华网 www.peoplepinpai.com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题:十问中国经济

   新华社记者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备受关注。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主要数据日前均已出炉,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在总体“稳”的基础上继续向着高质量发展“进”,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但与此同时,经济增速回落、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全国多地限电……全球疫情走势和经济走势趋于复杂,一些新情况和老问题交织叠加,风险挑战依然不减。

   观察中国经济,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方能在短期波动中认清大势,在压力挑战中发掘深层动力,在亮点韧性中提振信心,为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新华社记者近日梳理了十大社会关切、海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采访权威部门和权威人士作出回应。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走势,中国经济后劲何在?

   相比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第三季度同比增速回落至4.9%,如何看?

   9.8%的前三季度增幅,远高于年初制定的“6%以上”的年度增长目标,也高于全球平均增速和主要经济体增速,可谓来之不易、殊为难得。应该说,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着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的持续恢复态势。

   但相比今年一季度18.3%、二季度7.9%的经济增速,三季度增速“破5”却颇受关注,甚至引发一些担忧声音。

   季度增速放缓原因何在?

   基数效应是一大因素。-6.8%,3.2%,4.9%,6.5%,中国经济在去年四个季度划出的这条上扬线,预示着今年中国经济走势必然会“前高后低”,而且坡度比较陡峭。

   短期性因素也带来一定冲击。下半年以来,国内疫情局部多点散发,河南、山西先后遭受暴雨洪灾,加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原材料价格高企等多重因素,经济复苏之路遭遇困难。

   在调控工具充沛的情况下,经济增速再快一点非不能也——面对经济下行挑战,中央保持战略定力,坚决不搞“大水漫灌”,采取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减少对房地产和债务依赖等举措,释放出不走粗放增长老路、坚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信号。

   “第三季度增速放缓,从长远来看对中国经济是好事。”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评论称,如果中国不经历这些结构性调整,经济增长会更快,但中国经济可能就不会走上正确的轨道。

   观察经济形势,既要看短期,更要看长远、看大局,方能拨云见日辨明大势。

   多重风险挑战下,中国经济“稳”的特征依然鲜明,并且亮点突出。

   “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四大宏观经济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基础大盘”依然稳固——

   前三季度经济仍在合理区间运行;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95%;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物价总水平低位平稳;进出口和利用外资依然保持高位增长,外汇储备已连续5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生产形势稳中向好,创新动能不断增强——

   秋粮增产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的生产和投资两年平均增长均为两位数;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2.5%、57.8%、43.1%……

   企业利润稳步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9.5%,比2019年同期增长42.9%;前三季度,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态势总体平稳,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6.3%;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7%,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多重考验下要坚定发展信心,稳步恢复中更要保持清醒。

   一方面要看到,更加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第四季度及明年初经济增长仍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四大宏观经济指标中,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凸显,CPI和PPI的“剪刀差”扩大;“三驾马车”中,制约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因素仍然比较多……

   另一方面更要坚信,尽管中国经济面临较为复杂的阶段性、结构性和周期性问题,但我们有办法、有能力稳住持续恢复态势,保持战略定力,不断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压力面前,信心比黄金更珍贵。

   中国是具有强劲韧性的超大型经济体,这种韧性来自近1.5亿市场主体的竞争力,来自经济体系的完整性,来自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和亿万人民通过艰苦奋斗实现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目前,国际机构普遍预测中国经济今年仍能实现8%左右的经济增长。

   纵观大势,我们完全有能力也有条件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大势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也必将会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消费投资后劲怎样,扩内需这盘棋该如何下?

   消费和投资是实现扩大内需的“双引擎”。今年上半年,内需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超过80%。

   消费在回暖。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057亿元,同比增长16.4%,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4%,比上月加快1.9个百分点,市场销售进一步加快。

   全球疫情蔓延下,中国消费市场韧性更加凸显,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8%,比上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同时,升级类消费较快增长,线上消费持续火热。

   消费也呈现跌宕起伏之势。8月,受疫情多点暴发冲击,消费同比仅增长2.5%,增速比上月回落6个百分点,为近一年来的新低;9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叠加促消费政策和中秋消费拉动,消费进一步回暖。

   投资也不乏亮点。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3%,实现稳定增长。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高于全部投资增速7.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7%。

   但也要看到,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均较上半年有所放缓。疫情反复对服务消费、接触性消费造成持续负面影响;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幅度较大及疫情和汛情影响,投资增速放缓。

   考虑到当前外部环境多变,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出口增速可能的回落,稳住并扩大内需更为关键。

   未来消费走势如何?鉴于去年基数因素,今年消费增速总体将呈现“前高后低”格局,10月份乃至整个四季度消费仍将延续平稳恢复态势,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达到44万亿元。

   总体而言,我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升级势头明显,消费复苏基础仍然稳健。

   中国百姓的消费潜力有多大?透过这组数据可见一斑:国庆档电影《长津湖》上映以来,票房已突破52亿元,超1亿人次观影,外媒称赞这是“疫情暴发以来好莱坞电影无法比拟的惊人数字”。北京环球度假区开园之日,门票快速售罄。《华尔街日报》认为,“门票秒空”反映了中国游客巨大的消费热情。

   未来,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将持续落地:进一步稳定和提振大宗消费,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加大农村市场开拓力度,促进餐饮市场更快更好恢复,促进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投资稳定增长也有支撑基础。连日来,浙江、天津、湖南等多地重大项目陆续启动开工。“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扩大有效投资的“路线图”已然绘就,102项重大工程项目稳步推进。未来几个月,更多扩内需举措的出台,有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进一步畅通国内经济循环,更有效激发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

   外贸“高光时刻”能否持续,如何稳主体稳订单?

   外贸,在最新出炉的中国经济三季报中,可谓是众多数据中表现十分亮眼的一个——

   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8.3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7%,特别是9月出口异常强劲,同比增长达28.1%,远超市场预期,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今年以来,一些外国机构和外媒多次注意到中国外贸的强劲增长。路透社称,中国的供应链韧性难以低估。巴克莱银行分析师表示,这反映了“全球对中国商品的持续需求”。

   疫情冲击下,全球贸易萎缩,中国外贸却连续16个月保持正增长,特别是今年以来一直保持在两位数增长:陆运上,有着“钢铁驼队”之称的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4万列,成为各国携手抗疫的“命运纽带”;海运上,前三季度,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5.48亿吨,同比增长8.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1亿标箱,同比增长9.5%。

   外贸的“高光时刻”,源于中国有效防控疫情的“红利效应”,也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的体现、外贸韧性与实力的凸显。

   全球商品贸易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疫情。中国率先控制疫情,有序复工复产,为生产和出口提供了良好环境。

   亮眼数据背后,并非没有隐忧。纵观今年以来的外贸数据,从季度看,一、二、三季度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速呈现逐步回落态势。从月度看,9月份当月进出口增速较8月份回落了3.5个百分点。

   考虑到去年下半年外贸基数走高等因素,今年外贸增速回落、总体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是大概率事件。特别是近期部分地区的汛情、疫情和电力供应紧张等情况,也对出口形成一定制约。订单高涨的背后,运力不足、运费高涨,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有货出不去,有单没利润,成为当下不少外贸企业心头担忧。

   外贸“高光时刻”能持续多久?

   一方面,随着全球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复工复产加速,外部需求增大,将会对中国出口产生进一步拉动作用;但另一方面,防疫物资出口量剧增等“一次性因素”也会逐步消退。正反因素相互影响,外贸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小。

   展望未来,尽管四季度进出口增速或略有回落,但我们依然有理由充满信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外贸量稳质升的发展态势有较好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中国外贸附加值及出口产品水平不断提升,一系列稳外贸举措陆续落地,助力缓解外贸企业担忧。

   根据有关部门监测,到明年一季度甚至上半年,重点外贸企业订单依然充足。可以预见,全年进出口仍有望保持平稳增长,在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中,外贸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如何看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之路如何走好?

   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复杂多变形势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怎么抓好?

   10月21日晚,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将分步实施、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工作,首批聚焦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

   越是在经济发展承压的时候,越是看清问题背后的本质,就越能凸显高质量发展的定力和决心。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点更加鲜明,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动能持续增强。特别是工业产能利用率处于较好水平,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教育、卫生等补短板投资增速快于全部投资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持续巩固。

   但与此同时,受国内经济加快恢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一些资源型行业再度呈现扩张态势,“两高”项目上马有所抬头,上半年9省区能耗强度同比不降反升。

   相关分析人士警示,随着国外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主要经济体产能开始恢复,要警惕出口回调后可能导致产能过剩问题抬头。

   这些现象,凸显供给侧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也仍然是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

   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从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到专项检查,多地被点名曝光;高耗能行业用电得到严控。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随着一系列务实举措相继落地:9月份,粗钢、钢材、电解铝等产量在上半年分别创出近年单月新高后继续回落,钢材出口量也已从上半年的高位回落至500万吨以下。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不足以阻止其出台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优先考虑的是长期的结构性改革,而非短期增长。”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分析称,前三季度9.8%的增速,远高于6%以上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这为中国摆脱传统增长模式提供了“机会之窗”。

   事实上,早在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用好宝贵时间窗口,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要靠改革创新。今年以来,从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到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从统筹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到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到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改革创新持续布局落子,着力打通制约供需适配和要素流动的堵点。

   行百里者半九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持久战。把握好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抓住这条主线,坚定地干、大胆地干、扎实地干、精准地干、决不回头地干,中国经济必定会迎来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前景。

   如何有效应对限电问题,今冬明春如何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9月中旬以来,全国电力供需紧张,一些地区采取了有序用电措施,9月23日至26日,个别地区出现拉闸限电,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我国发电量煤电占比较高。限电,反映出能源尤其是煤炭供需紧张。

   从全球范围看,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经济在逐步恢复,全球能源需求都在大幅增加;很多国家都遭遇了能源问题,能源价格大幅上涨。

   从国内看,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导致煤炭供需紧张,价格大幅上涨。发电企业大面积亏损,影响了发电能力和意愿。

   与此同时,一些省份经济复苏强劲,电力需求快速增长。1至9月全国用电增速达到12.9%,多个省份用电增速达到16%至20%。如此高的用电增长给电力保供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有的地方对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依赖性仍然较强,大量上马“两高”项目,加剧了能源供需的紧张局面。

   此外,水电来水不足,新能源出力不稳定,也影响了电力供应能力。

   眼下,北方地区陆续进入采暖季。据预测,今年冬季北方等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甚至可能出现极端天气。

   这个冬天,中国能否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剑指煤炭价格非理性上涨——10月19日晚,国家发展改革委连发三文,表示将采用包括依法对煤炭价格实施干预等一系列必要措施,促进煤炭市场回归理性,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19日当晚,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短时间内便“锁定”跌停板。现货市场上,一路高歌猛进的煤炭价格相继下调。

   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加快释放煤炭产能。9月底以来,已核增一批生产煤矿,日均产量已比9月份增加了120万吨以上,10月18日的日产量已超过1160万吨,创今年新高。

   国家能源局日前通知,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能并尽并、多发满发,进一步提高电力供应能力。

   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由现行的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这项改革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燃煤发电企业经营困难,激励企业增加电力供应,也可以更加充分地传导发电成本上升压力,抑制不合理的电力消费,并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今冬明春,如何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国家相关部门近期多次表态,全力保障今冬明春民生用电和用气。

   据统计,我国居民用电量占全部用电量的15%左右,民生用气占全部用气的比例不到50%。为确保民生用热用电供应稳定、价格平稳,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发电供热用煤和民生用气中长期合同全覆盖。目前绝大部分省份合同签订率达到或接近100%,部分省份中长期合同煤炭缺口已落实煤源,正在抓紧签约。

   同时,有关部门指导地方和企业坚持民生优先,科学制定有序用能方案,确保民生用能不受影响。

  全球供应链新一轮重构,中国如何掌握主动权?

   部分国家逆全球化而动,叠加全球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对全球产业链稳定和供应链畅通带来空前挑战。从防疫物资短缺、生产停摆,到疫苗供应不足、制造业“缺芯”,供应链风险问题正在世界范围内愈发凸显。

   当下的“芯片荒”,正是其中典型。从手机、电视、电脑、汽车等行业,到5G、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驾驶领域,很多都受“工业粮食”芯片短缺的困扰。这也让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供应链布局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

   外部冲击下,供应链条越长,断裂风险也越大。谈及供应链,业界热词已由前几年的“低成本”,转换为如今的“复原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考虑兼顾生产效率和产业安全,全球供应链调整加速。

   供应链本土化、区域化、分散化趋势更加凸显:美欧等经济体加快出台制造业回迁计划,加速全球供应链向本土化布局。跨国公司在收缩全球供应链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供应链向近邻区域化集聚;为降低集中采购风险,让全球采购多元化、分散化,包括增加中国以外的采购来源地。

   这种形势下,全球供应链的调整会否给中国产业链安全带来挑战?

   就中国市场而言,确有一些在华外资企业加快布局调整。特别是疫情发生之后,时而有外资企业宣布关停中国工厂的消息,一度引发担忧。

   但要看到,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布局一直在动态调整之中,随着中国产业升级和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变化,有些跨国企业会离开,一些新的企业也会进入。但总体看,外资企业进的多、出的少,增的多、减的少。对于一些中低端产业的迁出,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也顺应中国高质量发展趋势。

   此次中国及时控制住疫情,为产业链和供应链正常运行提供了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加了跨国公司布局的黏性。有外媒报道,一批曾想离开中国的跨国公司,正打算把在东南亚的工厂尽快搬回中国。因为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愈发成为“可靠的生产地点”。

   中国对外资的“磁吸力”与日俱增。据调查,90%以上的在华外企主要面向中国市场。中国拥有14亿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市场规模和成长潜力无可比拟。再加上产业配套齐全、基础设施完善、人力资源丰富等综合优势突出,都成为吸引外资的磁力。

   日前商务部发布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1至9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595.1亿元,同比增长19.6%,继续保持了两位数的高增长,凸显中国仍是全球最佳投资目的地之一。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又如何在全球供应链加速调整中掌握主动权?

   疫情冲击下,中国供应链表现出了强大韧性,但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未来聚焦产业链供应链断点堵点,提升稳定性和竞争力,重要而紧迫。

   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国正在补链强链行动上不断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并不意味着走向封闭和内顾,而是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在开放合作中锻造更强大综合竞争力。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充分调动生产要素活力和红利;加大对区域和全球的分散化布局,形成多维立体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推出更多扩大开放举措,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中国才能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占据更有利位置。

  如何看待“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实现共同富裕靠什么?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亮相”,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

   今年以来,随着促进共同富裕部署渐次展开,社会关注度持续升温。同时也出现个别偏颇的声音,把促进共同富裕曲解为“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甚至“劫富济贫”。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为什么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又如何促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

   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

   促进共同富裕,也是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深刻影响,包括一些负面影响,需要有效应对和解决。

   如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样,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

   从全面性上看,共同富裕是14亿人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从差异性上看,我国不同地域、城乡间的资源禀赋不同,每个个体的能力和素质也存在差异。共同富裕绝不意味着所有地区、所有人同时富裕,也不可能不同区域、不同人群达到整齐划一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从阶段性上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要保持历史耐心,不能超越实际发展阶段;也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上。

   实现共同富裕,在高质量发展中“做大蛋糕”是前提基础和必要条件。

   共同富裕不是养懒汉,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避免“内卷”“躺平”。

   共同富裕更不是“吃大锅饭”,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要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

   实现共同富裕,有效办法之一是通过收入分配改革“分好蛋糕”。

   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其中,慈善等第三次分配是在自愿基础上,起到改善分配结构的补充作用,不是强制的,国家税收政策要给予适当激励,不能曲解为“劫富济贫”。

   在“分好蛋糕”的过程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推动我国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共同富裕,将是伴随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实现共同富裕,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看得到、摸得着”的目标,激励我们更加积极有为地为之奋斗。

   如何看待规范部分行业发展,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将带来什么?

   近段时间,有关部门针对资本无序扩张、垄断等违法违规行为出台了系列监管举措。

   依法整顿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是成熟市场经济的表现。一系列监管举措,针对的是“无序”,强调的是“规范”。

   近年来,在一些领域,资本无序扩张造成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强迫经营者“二选一”“掐尖式并购”等行为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损害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大数据杀熟、隐私数据被泄露等侵害消费者权益,引发公众质疑与担忧。

   面对市场乱象以及一些行业高度集中的发展态势,一系列监管举措是推动相关行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务实行动、必要之举。

   伴随着监管部门对一些行业加强规范,出现了少数“打压民营经济”的曲解和杂音,这是毫无根据的。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本质要求,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20)》显示,从垄断行为看,涉及“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结案数量较多。从领域看,涉及公用事业、医药等领域的反垄断执法较多。

   这充分证明,反垄断,针对的是违法违规行为,而不是针对特定所有制企业,更不是针对特定所有制的特定企业。

   资本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经济经过数十年持续发展,已经积聚起巨大的资本能量。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就是要通过引导和规范,让资本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促进科技进步、繁荣市场经济、便利人民生活、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是与社区商贩争夺最后一块“铜板”。

   应该看到,通过严格执法、完善规则,部分领域社会反映强烈的垄断和竞争失序行为得到纠正,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初见成效,也受到民众和业界的广泛认可。

   数据显示,在一系列政策引导下,资本的流向正在悄然生变,科技创新、新能源领域、高端制造业、产业互联网等成为资本布局的新取向。

   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必将有效推动创新、促进共治。我国是公认的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较为领先的国家之一,更需要通过规范治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更好推动平台经济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服务。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要抓紧补齐短板,尤其是围绕平台经济、科技创新、信息安全、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加强研究,明确规则,划出底线,设置好“红绿灯”,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规范健康发展提供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竞争环境。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如何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怎样开好局?

   2021年,中国“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乡村振兴又如何布局落子,国内外对此十分关注。

   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围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国建立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认定的易返贫致贫人口进行精准帮扶、动态清零。

   做好政策、队伍、资金的衔接。保持政策的连续和稳定,“扶上马、送一程”,继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目前乡村振兴机构和队伍调整基本到位,30余项衔接政策稳步推进,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出台多项倾斜支持政策,实施“万企兴万村”等行动。

   在过渡期内,继续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并继续加强驻村帮扶。到8月底,全国在岗驻村工作队17.2万个,驻村干部56.3万人,其中驻村第一书记18.6万人;全国有5.2万名任期届满的驻村干部主动请缨,继续驻村。

   到今年9月底,全国纳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约500万人。从监测情况看,应该说,能够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

   布局谋篇的关键就是聚焦“两个确保”“两个要害”和“两个开好局起好步”——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前三季度,“三农”工作呈现“两稳”“两进”的势头:

   “两稳”方面,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涝自然灾害等困难,夏粮、早稻、秋粮全面增产,“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为明年更好全面推进提供保障。

   “两进”方面,农业现代化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种业振兴行动方案》通过、启动种质资源普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现代化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乡村建设行动等积极部署,取得一系列进展。

   开局的成绩单显出沉甸甸分量:

   ——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生猪生产全面恢复。

   ——乡村富民产业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2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8%,医疗养老教育等保障制度加快完善,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

   踏上新征程,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难点仍在“三农”,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如何守牢金融防风险底线,怎样处理稳增长和防风险关系?

   下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个别企业出现债务风险,准确判断当前金融风险形势十分重要。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持续几年努力,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目前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但金融风险仍然存在,并呈现出新情况新特点。

   一方面,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大步推进,包商银行等风险机构依法稳妥处置,在营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高风险银行的总资产目前仅占银行业总资产1.4%,金融脱实向虚、盲目扩张得到根本扭转。

   另一方面,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隐患仍未消除,部分行业处于周期底部,个别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加大,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主要集中在几个省份,国际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面对老问题新情况交织,如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首先要稳妥处理好个别企业的风险问题。当前个别房地产企业出现的债务违约问题,原因在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未能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审慎经营,反而盲目多元化扩张,造成经营和财务指标严重恶化。

   应看到,个别房地产企业债务违约是个案风险,对金融行业的外溢性总体可控。目前,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正依法依规开展风险处置化解工作。

   与此同时,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做好试点工作。就当前整个房地产市场而言,合理的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风险总体可控,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会改变。

   守牢安全底线,要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

   进入下半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迹象逐步显现,国际上则面临美联储等发达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可能转向的冲击。在此情况下,把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对金融部门是一个考验。

   从数据来看,9月末,广义货币(M2)8.3%的同比增速和社会融资规模10%的同比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前三季度信贷总量稳定增长,人民币贷款增加16.72万亿元;上半年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74.9%,保持基本稳定,为巩固经济恢复向好势头提供了金融助力。

   这得益于我国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注意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既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又不搞“大水漫灌”。

   当前,金融管理部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防范外部冲击,同时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统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与防风险,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守牢安全底线,要压实各方责任,形成合力。

   防范金融风险,不仅需要金融管理部门扎牢制度的笼子,也需要地方政府担起相应的责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要落实地方党政同责,压实各方责任。

   当前,一些区域性金融风险隐患仍然存在。这些风险的处置与化解尤需地方政府压实责任,防止地方财政风险、行业风险、区域经济风险向金融风险转移,着力改善地方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助力中小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增强内生动力。

   经济兴,金融兴;金融活,经济活。当下,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金融业平稳健康发展。我国有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金融风险,以金融活水助力中国经济稳健前行。

   乘风破浪,万里行船。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置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迈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坚定步伐,中国经济虽面临不少挑战,但机遇更大。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办好自己的事,锲而不舍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中国经济航船一定能行稳致远,开拓更加光明的前景。(记者赵承、张旭东、安蓓、韩洁、于佳欣、赵晓辉、于文静、高敬)


人民品牌网 www.peoplepinpai.com ),是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权威性、及时性、多样性和评论性为特色,在网民中树立起了“人民媒体、大众网站”的形象。

00

热点聚焦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