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人民品牌网-peoplepinpai.com
滚动新闻:     · 展领头羊风采 寻真草原味道——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羊业链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东乌草原美食文化北京行     · “匠星筑梦 非遗绽放”: 乡村工匠非遗进校园项目在红河县启动     · 关爱儿童发展 促进城乡融合 2024年乡村儿童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 落实金融强国战略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2024年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人论坛成果发布会成功举办
  1. 首页
  2. 书画文体
  3. 内容

“新青年•新产业”主题沙龙暨《创客社区》新书共读会成功召开

 日期:2021-11-20 人气:10608 责任编辑:缪斐恪 来源:人民品牌网 www.peoplepinpai.com

2021年11月18日下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和知更书院主办的“新青年•新产业”主题沙龙暨《创客社区》新书共读会在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媒体中心召开,机械工业出版社副社长陈海娟女士、优客工场执行合伙人及《创客社区》一书译者张鹏先生、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余晨先生、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程方先生、果壳创始人姬十三先生、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教师教育教研室主任韩晨光博士及新华网、人民日报、新浪读书、36氪等媒体代表应邀来到现场,九州云播,一刻talks、当当、京东、抖音、CSDN、十点读书、亿欧网等平台同步直播了本场活动。

开场伊始,与会嘉宾一起观看了《创客社区》的视频导读,并跟随小视频的引导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新书发布仪式。

各位到场嘉宾对《创客社区》的出版表示热烈祝贺,认为在当前国内的创新创业环境下,这本书的出版恰如其时、意义深远。嘉宾们各自分享了读书心得和对“创客社区”这个概念的理解,并结合各自的行业经历及国内创新创业领域的发展趋势作了重点发言。以下内容为摘录现场嘉宾发言。

(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程方先生)

我们2013年在北京打造了一个项目,中关村创业大街,当时的想法是在政府支持下打造一个新型创业服务机构,今天看来它有一个名字叫创客社区,当时我们只是抱着这样一种理想,在寻找这样一个区域,去做成这样一个机构和群体的集聚,做了这样一条街,最后的效果是出乎我们意料的,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不仅社会组织社会机构,创业者、投资机构很关注,也获得了政府高度关注,后来它影响力到了海外,当时韩国高度关注中国在创业这一块的动作,当时韩国新闻媒体每周来一家,高频报道中国在发生的事,把中国创业运动推向了一个高潮,作为这一段故事的亲历者,我在读《创客社区》这本书的时候有很多感慨,读到一些章节感觉似曾相识,感同身受。

我在和不同的人交流时会问一个问题,你怎么看这五六年中国的创业?这个问题看上去稀松平常,问不同的人有不同理解,大家看待这个问题的立场不同,角度不同,有的人理解成通过创业为这个区域培养新的产业机会,要培育大企业为我们将来带来税收和就业。有的更关注这里面科技型项目有多少,有多少技术成果能转化落地,创业过程中有多少小企业诞生,每个小企业消化吸纳了多少就业,解决了多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的人强调的是通过这样一个群体的集聚帮我盘活了城市存量的空间、物业,为这个城市老城区注入活力。

你会发现,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视角去理解创业,那么我如何理解创业呢?我更愿意把从2015年至今席卷全国的这次创业浪潮理解为一次启蒙运动,当我们剥开新技术驱动、资本驱动来看,这场创业给中国留下来的是思想上的大餐,因为我们中国不是重商主义社会,我们强调是学而优则士,除了北上广深,在很多二三线城市这是深入人心的观念。而创业是真正完成了整个国民对于商业的理解,至少大家开始知道我是可以去做一家公司的,做公司需要了解股权是什么,不同的股权在公司组织运行里意味着什么,需要去设立董事会,需要去组建团队,团队需要去分工,需要设计好的利益机制来平衡大家,作为公司无论是董事长还是CEO,我不是老板,更多是一个领队,更多是一个服务员,来保障这个组织的前景。这些恰恰是这6年为中国社会在思想层面完成的一次启蒙。

这本书强调创业是一种文化不是一种形态,不是说我们建几栋楼给创业者就叫创客社区,也不是说在这个地方叠加了什么服务功能,也不是说这个地方有多少创业企业,相同的行业在这个地方办公,而是大家基于共同的价值观、文化、理念,一群人聚集到一块,彼此还能协作,一是它必须由创业者去引导,它是通过带头的创业者标定了这个区域的文化和属性,这种属性下再形成对相关资源人群的吸附,这是我读这本书的体会,也印证了我这些年困惑,文化是最重要的。

做中关村创业大街,我们是希望把它做成每个城市都应该标配的人文地标,这个问题我在工作中得花很多口舌说服当地领导,因为一说建一个创客街区,他会问投多少钱能带来多少税收产值,我说你在这个城市建广场的时候有没有问过它能给你带来多少税收产值,建一个图书馆,歌剧院,四个标配的规划,你有没有问过这个东西能给你带来多少税收和产值,他说没有,这是公益的。我说创业大街就是和这个城市公共设施属性相同的一类设施,它在更高层面完成了对这个区域市民的文化再造,对创客精神的引领。当然,叠加一部分创业服务功能和职能,所以这是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最核心的观点,创客社区未来是一种精神象征,是我们每一个区域都应该标配的人文地标。

此外,还想和大家分享我对创业的一些新趋势的观察,上一波创业热潮伴随着互联网+,伴随着草根创业,伴随着商业模式创新席卷而来的,里面有个别的成功案例,也有无数失败案例,大家开始对过去历史总结的时候形成两派声音,一类认为过去是失败的,一类认为过去还是成功的,在我看来无所谓成功失败,我们都只是这个伟大进程的一个环节,这个进程还远远没有结束。

进入第二个阶段,我个人感觉核心是以技术驱动的创新带来的创业机会,表现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创业门槛变高了,第一个阶段应该说创业门槛低,但是要求高,到第二个阶段是创业门槛变高,对创业者要求变低,如果企业没有核心的技术壁垒,很难在这个阶段的创业中脱颖而出,而当你具备这些东西的时候,会突然发现创业时很多事不用你操心,资本会追着,通过这些年的孵化,社会体系高度细分了,开创公司需要的基本资料都能取得,这个社会通过这几年实践已经为你准备了大量成熟的团队成员,你需要找到每一个维度上相关人的时候,都能够比五年前十年前更加轻而易举地获得,门槛变高,要求变低,这是第二阶段,这是一个创业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可能它对具备创业要求的人来说是最好的时代。

(果壳创始人 姬十三先生)

今天开场之前放的小片,APEC青创会组委会发起的,咱们都有参与,我还出镜一秒演了一个在地下通道卖光盘的小贩,还有创业大佬刘强东,当年创业的生态还是亚文化的状态,大佬和普通创业者一起去演一个片子,在中国是一个其乐融融亚文化状态,今天整个行业发生了很大变迁。

我觉得在当下,特别是今年和去年,我自己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我们好像正处在一个旧历史的收尾,站在一个新历史的开端。我们过去从事更多是消费互联网,toC互联网,再过去十年移动互联网,加上电商互联网,整个过去大概20家公司占据了95%的市场,过去二十年是一场激战。今天互联网绝对人数其实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绝对人数的变化已经很难了。过去两年,我看到VC投了很少的消费互联网和toC互联网,更多关注是企业服务、跨境电商、硬科技等等,非常明显,从去年开始到未来十年作为我们过去这十年的移动互联网和电商互联网,toC互联网创业者,过去的使命和变化到了一个横断面,往后十年可能是另外一个故事,这是一个行业的变迁。

我们在十年前创业的时候完全不知道创业是怎么一回事,我自己是十年前创业,当时我们10个创始人,10个出资人平分了股份,每个人10%,每个人出了几万块,完全不懂,后来通过复杂的运作把股权稍微收拢了一点,那时候刚从学校出来完全不懂,不知道创业应该经历什么变化,今天创业是明显成熟得多了,今天的创业者,那时候比较幸运,整个行业给到这么不懂的小孩创业者一定时间去试错,过四五年我才大概知道商业是怎么回事,不只是玩拍片子,怎么去追求商业模式,今天创业者风险投资给到他们的时间窗口演变窗口非常窄小了,基本上大家都知道要去投成熟创业者,连续创业者,从大潮里面出来的创业者,普通的没有积累、没有行业经验的创始人,今天的机会窗口比较小了,包括整个创业社区氛围也是不太一样,那个时候真的是亚文化,你在咖啡馆里遇到一个创业者很难,今天在北京很多地方随便到一个咖啡馆就有人在聊互联网、商业模式,整个我觉得创业的教育和创业氛围在今天和过去是完全不一样的事情,创始人要成熟得多,投资人也成熟得多,十年前我找我的投资人,是他投第一个项目,今天他已经是红杉合伙人了,他当时也完全不知道在中国应该去投什么,那时比较理想主义,大家都没有尝过失败的味道,我看到的投资人整体也是比较理想主义,更加乐观,今天大家经过了很多轮失败,投资人和创业者都更清醒,效率变高了。

《创业社区》这么一本书,美国经验带回来,就会变得更加重要,经验会让我们变得更有效率。我对博尔德这个城市不熟,我在朋友圈发,有一个朋友说对比中国大概就是兰州,我不知道对不对,我们很难想象中国创业生态能够在兰州或者昆明这样的城市去搭建一个创业社区,这么一个城市里面怎么去搭建一个创业社区和氛围,生态应该怎么去构建,这本书会给我们当下未来十年创业带来一系列东西。

这一代年轻人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他们没有经历过匮乏,有他们的优势,这一轮新消费创业者中富二代的比例特别高,富二代审美好,懂品牌,知道怎么去设计,包装一个新产品,做新的花样,看到这一代,我这两年感触特别深。

今年开始,元宇宙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社交场景,过去三年社交是不被看好的,现在可能又不一样了,包括我们看到年轻人社交,新一代的年轻人会做出新的东西,这是和过去十年完全不一样的。

硬科技是另外一码事,会带来一些新的社区的样子,和我们过去十年移动互联网社区是不一样的。我和科学家打交道比较多,科学家相对来讲是保守或者没有那么善于社交,这群人社区生态应该怎么去构建又是一个全新命题。

(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 余晨先生)

这本书在今天特别有意义,书里面提到小的城市博尔德,我差不多二十多年前曾经到那个地方出差,那时候我在美国,大家都在讲看到博尔德这个城市一点不会想到和创业有什么关系,因为那个地方在洛矶山脚下,看上去非常安逸、非常祥和的一个小镇,是一个滑雪胜地,好像和创业挂不上边,大家想创业首先会想到硅谷这样的地方,恰恰因为博尔德这样一个小城市成为这本书的经典案例,说明了硅谷它所在的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理念和精神,它的成功某种意义上可以复制。

我在硅谷生活了很多年,第一次去硅谷是1986年,很多创业者把硅谷看做一个圣地,几年前我刚好有一个机会参与央视一部大型纪录片叫《互联网时代》,作为它的科技顾问去硅谷采访了很多科技界领袖,像马斯克、扎克伯格,硅谷非常有意思,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创业圣地,不只是因为它作为科技和商业的中心,很多科技创业者,很多风险资本过去集中在那个地方,它背后还有很多文化的沉淀,很多文化的积累,这也是这本书里面包括程老师讲的很重要的要点,一个创客社区之所以能够成功,可能也不只是要从科技、技术、商业角度去理解它,更多从文化沉淀、文化的背景,作为一个生态整体去理解。

当年我们在硅谷拍了很多车库,很多伟大的企业都是在非常不起眼的车库里面开始的,硅谷最有名一个车库1939年惠普公司创立的,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民宅,今天在外面竖立了一个小牌子硅谷的发源地,文化保护对象,我们去拍外景时候遇到一对来自北欧的老夫妇,他们像朝圣一样到了这个地方完成了他们的宿愿,对全球创业者来讲很不起眼的一个车库代表了一种精神,苹果也是在1976年在乔布斯的车库里面创建的。当年Google也是在车库里创立的,Google车库的墙上就写着Google全球总部,已经有改变世界的精神了。包括Facebook搬到硅谷以后第一个办公室都是在车库里面,而不是在一个窗明几净真正的办公室。

这本书里提到,一个创客社区真正要成功,必须把它看作一个生态,就像硅谷背后除了资本和科技还有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我们拍这部纪录片的时候走过了很多类似于硅谷这样的创业社区和创业城市,南加州,波士顿和纽约都会看到类似的情况,都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累。这本书里菲尔德讲的几个原则,其中有一点最重要的多元化和包容的原则,在硅谷天然有一种宽容和多元化的精神在里面,它可以包容不同的思想。从反文化运动者,希望创新的《飞跃疯人院》的作者肯•克西,一直到斯图尔特•布兰德,一直到凯文·凯利,一直到乔布斯,其实背后是有一条线的。这种创新精神使硅谷能够成为硅谷总重要的核心,我们经常谈到创业谈到硅谷的时候,我们会想到WWW,一个是大家熟悉的万维网,还有一个狂野的美国老西部,因为西部代表了牛仔精神,开拓边疆无所畏惧的精神,我们还会看到两个CC,赛博文化,互联网和数字革命。这些文化之间有一些必然的联系,我们很多人往往只看到了科技和商业层面一些因素,而忽略了文化和历史的背景,硅谷能够成为硅谷,这些是背后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

(优客工场执行合伙人、《创客社区》一书译者 张鹏先生)

今天几位嘉宾都是我多年的好朋友,他们也讲了好多过去甚至十几年前的点滴,我还沉浸在那些点滴里。活动开始之前有一个小电影,是我在2012年在APEC青年创业家筹备拍摄的电影,里面确实有很多当时的创业者,包括刘强东,王凯,罗振宇,十三,炸油条的就是今天赫赫有名的罗振宇老师,当时王凯还没有离开亚视,这个片子里有好多创业者在今天来看确实有很多的变化,十三老师一直在往山坡上发展,行走,在创业道路上坚持,我觉得特别好。

还有两个多月就到2022年了,我经常默念这个年份,觉得自己好像不太属于2022年,我小时候看到过一个漫画书《小灵通漫画未来城》,里面提到小灵通有不用电的路灯,永远吃不完的大米,长得像西瓜一样的粮食,不脏的衣服,可以拿小铁盒子对话的装置,好像就发生在二零几几年。

今天我们经常听到在创新领域,创业领域各种各样让大家眼花缭乱的新闻,让我们恍惚,比如说元宇宙,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AR/VR等等,大概是2018年的时候,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先生说了一段话,他说人类社会都是一个周期,每个颠覆性技术出来之后先是二十年左右技术创新,然后是三十年左右的用户创新,1870年-1910年,那个时候出现了电,所以会有很多围绕电的创业者今天还如雷贯耳,比如特斯拉,围绕电去做各种各样的创新,今天我们还享受着他们的创新所带来的便利,电视,洗衣机,电冰箱这些都是那时候的创新结果。后来咱们有了移动互联网,大量创新的迭代,产生今天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应用。

今天这个场合,特别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大家都知道北京最近的防控特别严,谁组织谁负责,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这本书,机械工业出版社做了这么一次读书分享会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担当的创业精神。

创客社区、创业社区是一个特别小众、特别不商业的行业,但这个行业恰恰是整个创业氛围、创业发展所必需的,它需要很多人的关心,因为它不那么商业,如果大家不关心可能就没有很多人愿意从事这个行业,感谢今天嘉宾们能来谈自己的看法,关注这本书,通过这个方式让更多人知道这本书,更多人关注这个领域,它确实是非常值得大家关注的领域。

我2001年上大学,那时候在广州,有个大洋网,是国内比较早做电子商务的一个网站,做了一个社会化实验,选出来20位读者把他们分别关在20个房间里,看看到底谁能只靠网络存活三天,这个实验当时很有名,因为当时有很多人探讨虚拟社会,大家就来做这么一个实验。2000年的时候网速非常慢,实验到最后真正是靠登录当时为数不多的电子商务网站存活三天的人好像只有一个。做完这个实验当时媒体一片质疑,觉得虚拟社会的边还没有到呢,今天来看,再做这么一次实验,不要说关房间三天了,疫情之下关个30天乃至更长时间都没有问题,反倒是如果真的把网线断掉,不触网三天,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当时国内有没有创新创业呢,我不认为当时真正有创业,创新肯定是有的,但是基本都在机构里,完全和社会和民间没有什么关系。在2005年我毕业前参加了一个辩论赛,主题也非常有时代代表性,主题叫你毕业之后去国企还是去外企,没有民营经济什么事,没有人觉得这个辨题有问题。那个时代有毕业生想创业,可能父母会打断他的腿吧,创业在那个时候给人感觉是实在没有什么事可以干了,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才会找个出路去创个业。后来加入了非常有名的互联网公司,再后来在2010年左右十三开始创业,我们都是那波创业,那个时候的创业者非常有情怀,主流巨头来找,全被我们拒绝了,现在看真的很难想象为什么做那个决定,当时就觉得我们要自己做,我们还有改变世界的梦想,我们不想寄人篱下,现在看确实有失偏颇。

2015年,整个社会创业氛围越来越浓了,2015年中下旬的时候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这个事情在华夏大地大江南北迅速推开,众创空间、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出来,2014年,我和动点科技TechNode创始人卢刚博士一块在798做了孵化器,当时我们不是预判中国政策,只是觉得这么多互联网人出来创业,想把大家聚一起。创业是很辛苦的,一个人创业非常孤独,焦虑,纠结,为什么不能大家在一起,我们非常憧憬硅谷的氛围,大家相互支持,开放共融的生态去创业,我们在798找了一栋楼自己做了一个孵化器。再到后来,我们俩陆续从孵化器退出来,我加入了优客工场,现在在国内做双创服务,在优客工场经历了中国双创最巅峰的时刻,我们在全国大概八九十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孵化空间,到海拉尔,到拉萨,呼伦贝尔,到海南,等等,不只是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我对咱们国家双创有一些新的看法,后来我在北大读书时曾经写过一篇论文,关于这个行业的社会价值,因为我越来越发现这个行业不是那么商业,这个行业里的人都不太商业,都很有情怀,因为太商业的人一定在这个行业呆不久,这个行业不是那么挣钱,非常辛苦,像开幼儿园一样,周期非常长,付出大量的资源,经验和时间,但是商业上的结果和你不是有特别大的关系,这是这个行业的特点,需要这个行业的人有情怀。

在优客工场发展过程中,有两点是这个行业能给社会的价值,一是我们在一线城市聚集了大量公司,我们当时聚集了一万家公司,去二三线城市,拉萨,兰州,西安这样的地方,我们可以迅速带一批企业过去,向这些城市去流动,带动当地创客社区的构建。二是我们可以把已经有的社区生态聚集者的智慧向外输出,我们2018年提出来的概念,就是在2015年双创推出之后,所有主流大学都要构建一个创业学院,老师是非常缺乏的,很多人会觉得创业和商业很像,MBA的老师来教就可以了,其实不是,创业和商业差距非常大。我们从孵化产业中挑选成熟的创业者出来,走到高校去给学生们讲创业,这些人是了解创业的,也了解中国创业环境,知道这个行业应该怎么发展,讲的都是干货,所以我们做了这么一个实验,效果非常好。

这本书也非常巧,是在我刚刚完成了在北大国发院的毕业论文之后,出版社找到我,我正好也想继续看一下美国真实的孵化社区案例,翻译过程中我也觉得非常有意思,创业领域可能东西方没有那么大差异,里面讲到很多故事做事情的方法,很多感悟我都感同身受,社区构建,活动执行,交流困难,心路历程等等,都如出一辙。在咱们国家尤其是非一线城市双创,乡村振兴,和创客社区的都打造很有关联,希望能给从事这个方向的朋友们一些启发和借鉴,也算给这个行业能做一点微薄的贡献。

动点科技Technode创始人卢刚博士因疫情防控要求无法亲临现场,他特意为本次活动录制了小视频,现场播放了卢刚博士的视频。

在圆桌讨论环节,在译者张鹏先生的引导和主持下,与会嘉宾继续围绕中美科技创新、创业环境的对比和发展,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中国本土创新模式,中国创业公司的成长,创新生态的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谈到未来的创新创业,余晨先生认为,有一点对中国的创业者创新者特别有启示,我们发现马斯克是一个硬核创新者,在过去创业文化有一种被过分夸大的理念,甚至认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只要有想象力有勇气什么都是可以的,其实在硬核科技者看来,首先要知道什么事不能做,马斯克和那些PPT造车不一样的地方,首先在于他是理工男,有非常坚实对理工了解的基础。我们都知道科幻小说里面有些东西不能写,不能写超光速和永动机,所有想象力不是漫无边际,对比一下电影,好莱坞拍《阿凡达》科幻片要找到生物学家帮他推演,即使外星想象出来的生物也不能瞎想,南加州语言学家为他们专门设计的语言,拍《星际穿越》这样的片子,一个物理学家写三篇论文专门研究黑洞成像,两年之后发现了引力波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这是马斯克给中国创业者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必须有对逻辑,对科学理性最基本的了解,盖一栋楼,首先保证它不塌,然后才是美感,这是很重要的启示。

姬十三老师谈到,在硬科技领域,比如生物医药、精益制造、元宇宙基础设施在未来都非常有可能迎来发展机遇。过去20年,中国积累起这么多创业人,今天对基础科学的重视,对科技的积累,其实有机会向海外输出我们的科技能力,未来10-20年,中国科技往全球走是非常有可能性的,现在是非常好的机遇。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教师教育教研室主任韩晨光博士特意在结束下午第一节课后赶来现场,分享了他十多年来在高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感悟。韩老师认为,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开创企业的教育,更大意义上是开拓视野的教育,是一种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谈到创新想法的转化,韩老师认为,学生们很多时候都是从自身学科背景出发,很少有人真正关心大家要什么,大家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与其大家讨论未来可能会出现什么创新,我们用何种要素去激发创新,还不如起身走出去,张开嘴伸出手去看一看你所感兴趣的领域到底大家需要什么。

谈到最近较热的元宇宙,余晨先生认为,元宇宙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时间点,代表了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我们在那一刻会觉得虚拟的东西比物质的东西更值钱,虚拟世界里的身份比真实世界的身份更值钱,虚拟的财产可能比真实世界的财产值钱,你在虚拟世界里花的时间可能比线下的时间更多。我们讲人类未来两条路,到底是面向星辰大海,还是面向一个在内的虚拟的世界,这两点都需要,哲学家康德有一句话,他敬畏的一个是星空,一个是内心的道德,无论是星辰大海还是我们内心,其实同样重要,如果没有内心的觉醒,也不会有探索星辰大海的决心,所以未来向外发展和向内发展我认为同样重要。

谈到国内外创客社区的差异,张鹏先生认为,从互联网领域来看,早期我们要比西方落后五年左右,到后来差距越来越小,再后来我们可以输出一些商业模式,1996年左右在美国开始出现孵化器,2000年左右我们在深圳、上海也有自己的孵化器。但也有共通点,一个孵化器应该有的相关服务,包括生态,我们其实和美国是没有什么差异的,最大区别在于政府的参与,尤其是这几年,孵化是政府引领的一件事情,这个基础上,这个行业发展一定会向政府趋势靠拢,政府给我们这个行业发展提出各种要求,从行业角度来讲我们需要借鉴或者领悟这样的趋势。在《创客社区》这本书里,作者对美国政府在创业生态构成里的角色是持非常保守的态度,但是我却持相反观点,中国政府在这个事情上的参与度非常重要,这几年中国创新能深入人心,政府有非常大的功德,这是最大的差异。

在最后的答记者问环节,谈到翻译出版这本《创客社区》的初心,张鹏先生说:在前些年行业发展最火热的时候,大家可能不会有精力去反思,我们都在往前冲,被市场推动或行业生态推动往前冲,没有停下来思考的机会。如果大家关注这个行业,会发现在2016年、2017年这个行业像坐火箭一样发展非常快,2018年之后行业进入比较冷静的思考期,一些地方的众创空间孵化器转型,关停并转,做了一些升级。所以在这个状态下,我认为这个行业需要去思考,这几年行业做对了什么,哪些是我们做得不够的,这个时候这本书系统介绍了美国同行在这件事情上的做法,能给将来不管是持续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还是很多人对这个行业感兴趣、想加入这个行业的朋友们一个借鉴。



附:《创客社区》内容简介

风险投资家布拉德•菲尔德以其生活了30多年的美国西部小城博尔德市为“案例”,基于大量社区领导者对博尔德创客社区萌芽和发展阶段的真实回忆,分享了自己对从无到有构建创客社区的想法,提出了独特的“博尔德理论”,系统阐述了一个完整的创客社区的不同角色价值以及如何在生态中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自2012年首次出版以来,本书已成为构建创客社区的必要路线图。目前,从博尔德到北京,创客社区在世界各地持续涌现,并不断激发中小企业乃至地区经济的创新活力。

全新修订版的《创客社区:构建一座城市的创业生态》探讨了在任何城市、任何时间创建一个创客社区的执行路径和步骤。书中还提供了大量可以增加创业生态系统广度和深度的经验性见解。

本书适合所有愿意参与到创客社区建设和持续发展中的读者。而且,因为创业者是所有创业公司和创客社区的核心,所以本书也适合每一位创业者阅读。


人民品牌网 www.peoplepinpai.com ),是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权威性、及时性、多样性和评论性为特色,在网民中树立起了“人民媒体、大众网站”的形象。

00

热点聚焦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