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红是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生,本打算通过考研继续深造学业,但今年没能“上岸”。毕业在即,曾有过一些实习经历的他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投递了四五十份简历,但不是石沉大海就是参加面试后没了音信。
这时,学院团委教师及时帮他一步步化解焦虑,解决难题。“老师首先了解了我的就业意向,并一步步指导我完善简历,还给了不少面试技巧方面的指导。”6月初,已签约工作单位的吴云红坦言,能有这样的收获,学院团委和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功不可没。
“一人一策”精准服务
目前,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408名毕业生中,除考研、出国等学生外,有意向就业但仍未签约的学生只有约20人。受疫情影响,去年很多高校毕业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但该学院去年3月的就业率曾在全校名列第一。
这所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何以逆势上扬?“学院团委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引导与个人发展规划,结合学生前期积淀与未来期待,一人一策,制订适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通道。”学院团委委员、就业指导中心教师王靖给出了“通关秘籍”。
团干部与家庭困难、就业困难学生帮扶结对,以关心学生成长为出发点,从学业情况入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打破传统就业理念,针对求职学生,重点帮助其提高求职技能,厘清就业诉求,积极为其推荐重点企业,并关注学生就业决策;同时,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将心理健康辅导始终贯穿在就业指导工作和相关课程中。
来自贵州贫困家庭的吴云红,直到今年3月仍未收到offer。学院团委安排教师王靖结对帮扶吴云红。了解就业诉求、有针对性地帮其修改完善简历,并指导不善言辞的吴云红提升求职面试技能……王靖的一连串帮扶对策给了吴云红很大鼓励。同时,王靖针对吴云红的求职意愿和个人专业能力,为其寻找并投递合适的企业职位。经多轮筛选,吴云红最终签约中建二局华南公司。
这样的细致指导,早已成王靖等教师的日常工作。今年,该学院安排团委委员、学生辅导员、就业指导教师等对全院毕业生实行一对一、面对面谈话,每次谈话至少30分钟,以便充分了解学生就业诉求和实际困难。王靖记得,时间最长的一次,谈了两个小时。
谈话并不是一次性的,学院团委书记许文茂表示,每次谈话后,责任教师会根据谈话纪录制作思维导图,并对毕业生持续回访,直到帮助解决就业问题。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团委根据就业时间轴,在每年秋季、春季招聘等时间节点,为学生提供就业帮扶;按月将毕业生就业率情况上报学校有关联席会议,本月的上报频率变为每周1次;还在毕业生开展就业动员会、生产实习行前教育会、保研考研学生指导会及未就业学生座谈会等不同层面的会议上,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困难和原因。
瞄准就业痛点,靶向突破
帮助学生消除专业偏见,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是该学院帮助学生就业的两大“通关法宝”。
许文茂发现,很多学生觉得机械相关专业不够新潮,每年都有10%左右的新生入校后有转专业的想法。为此,学院团委计划今年在大一学生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将社会实践与就业相结合,带领学生走访校友企业,增强学生的行业认同感。
许文茂介绍,学校还针对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开展“如何认识自己”“工作世界的探索”“未来去向”“如何求职”等主题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针对性、分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王靖的一项工作就是利用周末等空闲时间帮助学生修改求职简历。她发现,很多毕业生的一大求职痛点是做不好简历。“很多学生会将在校参加的课外实践活动、获得的院级奖励甚至担任学生干部情况等写得很详细,但所投岗位的针对性介绍并不多。”为此,从2019年7月开始,她每月都会帮学生完善简历,最多的时候一天完善了40多份。
尽管这并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但王靖认为,面对面的交流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她习惯在微信中备注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就业需求,看到有合适的招聘信息,就快速推荐给符合条件的学生。
这样细致、有效的就业帮扶,在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基本已属常态化开展。该学院团委委员、专职辅导员尚恩东得知一名重庆籍毕业生很想找一份家乡的工作。为此,尚恩东根据该学生的具体意愿和实际情况,帮助其完善就业简历,提高面试技巧。“就在学校就业中心参加的面试,已经通过了。”
“沉浸式”生产实习,打通第一、第二课堂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团委创新实践育人模式,积极探索校企联动、实践协同的合作模式,为毕业生就业打开新局面。
王靖介绍,结合近5年毕业生就业区域、行业的数据分布情况,以及国家战略布局和各省支柱产业发展情况与政策扶持力度,学院初步圈定适合学生发展的重要地区和重要行业,积极联络龙头企业进行实习合作,为高年级学生打造“沉浸式”教学模式的校外实习基地。
“实行企业导师和高校教师合作的‘双导师制’,让学生在生产实践中体会专业技能的运用,在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明显提高。”许文茂介绍,在“沉浸式”实习环节之后,企业还通过组织实习答辩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在平时工作及考核中表现优异的学生,企业将为其发放秋招提前批offer。在“沉浸式”实习教学模式下,学生自身能力与岗位匹配,就业成效明显,学生与企业和学生的求职意愿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得到双向满足。
“我们的想法就是要让这样的生产实习改革成为学校生产实习的成功试验田,”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鹏表示,这种“沉浸式”的生产实践模式真正让学生融入企业生产中,检验学生所学成果。这种模式的逐渐深入推进,必将促进学校课程改革,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
“之前自己的视野比较窄,不知道适合什么样的岗位。”毕业生熊鑫荣在辅导员的帮助下,了解了学校的生产实践计划,大三期间曾到美的集团实习。
熊鑫荣认为,这段实习经历让自己开阔了视野,参加学院团委组织的就业意向问卷调查后,自己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思路更清晰了。实习期间,由于认真负责,他获得企业肯定,实习结束后顺利拿到了offer。
该校2017级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赖睿华也曾在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生产实习过1个多月。其间,他对当前国内制造业生产模式等工作内容有了更深的认识,因在工作考核中表现优异,实习结束后成功签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 来源:中国青年报
人民品牌网( www.peoplepinpai.com ),是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权威性、及时性、多样性和评论性为特色,在网民中树立起了“人民媒体、大众网站”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