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10月18日电 题:长淮新“斗水”记——写在新中国治淮70年之时
新华社记者
它曾是“最难治理的河流”,历史上平均每百年发生水灾94次。
它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70年间投入9000多亿元,从水患深重逐渐变为安心幸福河。
它见证着新时代“斗水”,尊重自然还道于洪,顺应规律让道于水,从人水相争迈向人水和谐。
它,就是千里淮河。
善治国者,必善治水。习近平总书记今年8月在安徽考察时强调,70年来,淮河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防洪体系越来越完善,防汛抗洪、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要把治理淮河的经验总结好,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淮河治理方案。
70年治淮“斗水”,书写着党领导人民抵御洪灾、化害为利的恢宏治水史,标记下中华民族逐梦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建设史。
70年初心不改追梦安澜
深秋的淮河北岸,依然满目葱绿。阜南县蒙洼蓄洪区内,两个多月前曾汪洋一片的土地已退水秋种,播下新一季希望。
今年7月,淮河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时隔13年再次开闸泄洪。今年汛期,淮河无一人因洪伤亡,主要堤防未出现重大险情。
86岁的阜南县刘郢庄台村民刘克义打小就生活在蒙洼,历经多次洪水。“今年水来心里不慌,因为安全有保障!”老人说。
1950年那场淮河水灾,刘克义不堪回首:“平地水深丈余,村民攀树登屋呼喊救命,死伤惨重。”
水患水难,困扰沿淮儿女上千年。祈盼安澜,自古就是淮河百姓的梦想。
新中国初期以前的450年间,淮河平均每百年发生水灾94次。从大禹治水开始,历朝历代做过努力,但都难以有效治理淮河水患。
1950年夏,看完一份报告淮河灾情民生的电报,毛泽东流泪了。他发出号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那一年,300万人走上治淮工地。1950年至今,国务院先后12次召开治淮工作会议,集中开展五轮淮河治理,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成使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淮河治理更加注重人水和谐、生态保护和流域高质量发展,治淮迈入绿色新征程。立足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国家先后编制淮河流域综合规划、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等,全面推进新时期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开工建设引江济淮工程,流域建立河长制、湖长制……
这是8月15日在安徽省阜南县拍摄的淮河王家坝闸(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沐浴在秋日的暖阳下,位于淮河干流的花园湖行洪区进洪闸格外引人注目。这座今年刚刚建成的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将使花园湖行洪区从过去破堤行洪变为有闸控制行洪。
水患水难顶在淮河百姓头上,党中央把它放在心头;水忧水盼写在淮河百姓脸上,党中央攻坚克难不断推进治水行动。除害兴利、造福于民,70年治淮初心不改。
淮河王家坝闸开闸泄洪,洪水通过王家坝闸涌入蒙洼蓄洪区(7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70年间,我国治淮总投入9000多亿元,建成各类水库6300余座,堤防6.3万公里,各类水闸2.2万座,行蓄洪区27处,直接经济效益4.7万亿元。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肖幼说,淮河流域现已基本建成完善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防洪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昔日遇水灾就哀鸿遍野的淮河,如今滋养着全国九分之一的人口、十分之一的耕地,贡献着全国六分之一的粮食产量和四分之一的商品粮。
“现在旱涝不怕,正常亩产比其他地区高出50公斤以上。”正在秋种的沿淮寿县种粮大户顾广银说。
“斗水”变迁彰显生态文明
阜南县王家坝镇和谐村村民张洪海这个月搬进了位于淮上社区的120平方米新房,社区内13栋楼房错落分布,中心花园小桥流水。
这是安徽省今年第一批庄台疏解降容工程的迁建行动,1204户4830位村民将陆续从行蓄洪区庄台迁出,告别提心吊胆、惧怕洪水的日子。
淮河流域人口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倍多,人水争地矛盾突出,人占水道加剧淮河水灾。越垒越高的不仅有堤坝,还有淮河特有的居住形态庄台。
违背自然规律,终要受到自然惩罚。尊重自然还道于水,才能构建人水共生的和谐生态。
近年来,沿淮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开展了行蓄洪区及淮干滩区居民迁建,逐步将“水口袋”里的87万余人搬至安全地区,还行蓄洪区该有的生态功能。
这是位于安徽省阜南县王家坝镇淮上社区的庄台疏解降容工程居民安置点(10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过去千军万马严防死守抗御洪水,现在该启用工程时果断开闸、精准调度。”淮委治淮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闪黎介绍,随着花园湖进洪闸建成,行洪区内7个村约1.9万人未来将全部迁走,完全恢复花园湖的“水袋子”功能。
通过退建堤防、疏浚深挖河道,花园湖所在的这一段淮河行洪能力从7000立方米/秒扩大到13000立方米/秒。在花园湖的上下游,方邱湖等3个行洪区将随之变成防洪保护区。
“用治淮工程能力的提升保障沿淮人民的发展权。”闪黎说,方邱湖区域正规划建设一座集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服务和绿色生态产业于一体的临港新城。
在位于蒙洼蓄洪区内的安徽省阜南县老观乡,村民在采收芡实(8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10月16日,安徽省阜南县王家坝镇和谐村村民张洪海(左)和爱人在淮上社区的新房内观看电视节目。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10月16日,安徽省阜南县王家坝镇李郢村村民展示刚收获的萝卜。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从控制洪水到管理洪水,从人水相争到人水共生,从抗御自然到尊重规律,治淮“斗水”理念之变彰显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进步。
“尊重自然,让道于水;给水出路,人有生路;兼顾发展,人水和谐。”阜南县县委书记崔黎说,沿淮百姓如今都懂这个道理。
10月8日,在安徽省颍上县八里河镇,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这是10月8日拍摄的安徽省颍上县八里河镇的稻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走在蒙洼蓄洪区,除了“绿油油”的庄稼,更多是“白茫茫”的适水产业。通过发展芡实、杞柳等适水农作物,这里的百姓找到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长淮新生奔向幸福河
碧波荡漾,花海斑斓。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淮河边的八里河景区日游客量最高近2万人。谁能想到,这里原先是“十年九淹”的水灾窝。
这是10月16日拍摄的安徽省颍上县沿淮水利生态景区——五里湖湿地公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10月7日,游客在安徽省颍上县八里河旅游区游览(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在淮河边颍上县八里河镇生活了20多年的居民汤纪前说,过去八里河一下雨就涨水,全县数这里最穷。
通过低洼河湖综合治理,颍上县逐步将这片水洼地变成国家级水生态旅游区。八里河镇也走上旅游富民之路,汤纪前开办了一家旅游纪念品店,每年营业收入10多万元。而沿淮水利生态景区已是星罗棋布,仅颍上县就有7个,每年吸引游客850万人次。
“泥巴凳,泥巴墙,除了泥巴没家当。”昔日沿淮百姓水患深重的场景早已改变。治淮降洪魔,更为淮河儿女带来“水红利”。沿淮贫困县相继摘掉“贫困帽”,其中安徽沿淮1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已全部脱贫摘帽。
沿淮百姓有着新的幸福河梦想,既看得见清水,又望得见鱼鸟。
这是10月16日拍摄的安徽省颍上县八里河旅游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淮河畔曾有一段守着淮河讨水喝的日子。由于沿岸化工厂、造纸厂等污染严重,淮河一度成为“坏河”。1995年《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出台,中国第一次为流域水体污染治理制定法规。
党的十八大以来,治淮更加注重水生态保障体系建设,试点推进了生态流量调度、全面建立淮河流域河长制湖长制,9.6万名河湖长直接对河湖水质负责,流域生态显著改善。
治污治岸治渔陆续进行。在蚌埠市居住的刘春玲祖祖辈辈以淮河打鱼为生,如今她收网上岸,打小“水上漂”的她住上了廉租房。她说,身为淮河人,要用行动守护好一江清水。
生态环境部淮河流域局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刚说,淮河很多断面水质监测曾经找不到活鱼,现在银鱼、白鱼等对水质要求高的鱼种都游回来了。
这是2019年12月15日在安徽省安庆市菜子湖湿地拍摄的候鸟(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再现的还有飞鸟。每到冬季,一批批南迁的白头鹤等候鸟飞抵安徽菜子湖觅食过冬。2016年国家重点工程引江济淮开工,菜子湖承担引江任务。为保护候鸟栖息生境,工程增加3.5亿元投资,为鸟改道,保证候鸟栖息滩涂面积。
水滋养人,人守护水,这就是幸福河。
淮河干流水质目前常年维持在Ⅲ类水标准,这是治淮民生福祉。淮河流域已有14个城市获得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称号。从空中俯瞰,水清岸绿的生态淮河正在逐步实现;无人机巡查、一键智控的智慧淮河正在建成;通江达海、产业兴旺的富庶淮河清晰可见……
位于安徽省金寨县的流波水库在进行泄洪(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这是位于安徽省霍山县的白莲崖水库(6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作为国家战略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已经落地,探索大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安徽省不久前发布目标,到2035年全面建成美丽宜居、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绿色发展的淮河生态经济带。淮委表示,“十四五”治淮将瞄准短板,全面提升淮河流域抗灾现代化水平。
70年治淮斗水,记录了沿淮人民追梦安澜的艰苦历程,书写着新中国水利发展的辉煌成就,更践行着大河流域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思想,铸就起一座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巍巍丰碑!(记者刘菁、杨玉华、刘美子、姜刚、水金辰)
人民品牌网( www.peoplepinpai.com ),是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权威性、及时性、多样性和评论性为特色,在网民中树立起了“人民媒体、大众网站”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