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与国际汽车工业的百岁高龄相比,新中国汽车不足60年的历史尚显稚嫩,但就是这短短的60年,却造就了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创造了全世界惊人的发展速度。谁能否认有朝一日,中国汽车将成为引领世界汽车发展的龙头,就如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汽车用市场解救了一些危机缠身的汽车巨人一样。因此,理清这60年中国汽车的发展脉络,对全世界汽车工业都意义非凡。
1953-1983年新中国汽车始于卡车时代
对于一个饱受战乱之苦的国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如同在一张白纸上作画,一切都从零开始。当然,这期间得到了前苏联的大力援助。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决定由机器工业局筹备建设汽车工业,苏方答应援助中国建设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包括建设一座现代化的载货汽车工厂,这就是后来的一汽,厂址选在吉林省长春市,产品为前苏联吉斯150型4吨载货汽车。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隆重举行破土动工奠基典礼。新中国汽车工业就此粉墨登场,并在近60年后的今天扮演了绝对主角。
如同伟人多半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成就大业一样,新中国汽车工业在起步的30年里,虽然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关怀与呵护,但也绝非一帆风顺。这期间经受了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不利因素,令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伏不定。
但这30年也创造了历史。当时中央的指示是三年建成一汽,并动员全国力量支持。一汽人果然不辱使命,3年之后成功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4吨载货汽车。此后,又自行设计开发了CA30型2.5吨三轴越野载货汽车,在1965年建成越野载货汽车生产阵地并投产。
1965年,在“调整一线、建设三线”的工业布局思想指导下,二汽开始在一汽的援助下修建,并将国内的先进技术成果移植到二汽“聚宝”。同时,一批以生产中、轻型载货车为主的汽车生产网点在全国遍地开花,虽然对国内汽车市场需求增长、缓解当时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运力不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为如今中国汽车工业的“散、乱、小”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这期间,本可以忽略不计的轿车工业也迸发出了小小的火花。1958年,在“乘东风,展红旗,造出高级轿车去见毛主席”的口号中,一汽生产了“红旗”轿车。同年,北京汽车制造厂研制的“井冈山”牌小轿车、上海打造的“凤凰”牌轿车也被作为向共和国献礼而生产出来。不过,在物资匮乏,国民经济急需发展的年代,中国汽车就等于卡车,轿车真真正正是少数人的专利。从1958年到1983年,中国轿车用了25年才将年产量提到了5000辆。其中,1961年全国轿车产量仅5辆。
1984-1993年合资时代来临
闷头搞汽车30年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打开国门,汽车工业开启了对今天影响深远的“合资时代”。
1984年1月,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合资经营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开业,这是中国汽车的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紧接着,上汽与大众汽车合资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于1985年3月成立。这两家中外合资公司的组建,标志着引进国外技术和资金,生产国产轿车,建设轿车工业的新起点。同年,南京汽车引入了意大利菲亚特的依维柯汽车;广州汽车与法国标致的合资项目也获批准。
随后,汽车合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并因适逢国家政策开始对轿车的倾斜而得到了大发展。在1986年4月公布的“七五”规划中,汽车工业第一次被明确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从此,政府在政策上对轿车领域给予了特别注意。据报道,当年,全国轿车总量就突破了1万辆,是上一年的2.3倍。此后更是连年大幅上升。1987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牵头,在湖北十堰开了一个汽车发展战略研讨会,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轿车进入家庭,但提出了必须要发展轿车工业。同年8月,国务院北戴河会议确立了“三大三小”,明确建设一汽、二汽和上海三个轿车生产点,这是“三大”,北京吉普、天津大发、广州标致为“三小”。而天津大发生产的夏利作为中国第一款经济型轿车,1987年上市后,可谓风光无限,13.5万元的售价还要排队购买。随后,捷达、桑塔纳、富康逐渐成为私家车三巨头。
1994年-2000年汽车开始进入家庭
1994年,对中国汽车历史特别是轿车史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左右中国汽车近10年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出台。第一次提出了“汽车进入家庭”的概念,并明确提出“鼓励个人购买汽车”。
汽车,这个在中国老百姓眼中遥不可及的奢侈品,居然要触手可及了!这在经过了1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无异于引爆了一枚定时炸弹,先富起来的人购车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拥有一辆七八千元的菲亚特126P微型车,是很令人羡慕甚至眼红的事。1994年到1995年,全国汽车总产量增加了10万辆,而轿车就增加了8.5万辆,增长量比1991年的轿车总产量还多。
汽车消费市场也应运而生,北京亚运村、北方等汽车交易市场初见规模,如今腰缠万贯的大佬,其起家都从亚运村车市的“车虫”开始。
在中国汽车总量达到162.8万辆的1998年,中国轿车的第二轮合资潮启动了,上海通用、广州本田相继成立,其带来的别克、雅阁等产品,也让中国人认识了什么是“中高级轿车”。而中国汽车工业早期形成的“散、乱、小”劣势却并未得到解决,媒体记载,1995年,全国汽车产量只有144万辆,却有122家整车生产企业在生产,年产量超过10万辆的只有5家,产量在1万至10万辆的有14家,剩下的企业平均年产只有1700辆左右。
2001年-2004年中国入世、车市井喷以及第一个低潮
2001年,对中国汽车来说又是划时代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真正形成了中国汽车业的市场化、全球化竞争格局。也是这一年,国家“十五”规划中明确鼓励轿车进入家庭。两大助推器令中国汽车工业开始了长达10年的井喷,只是在2004年,突然刹了一下车。
入世前,业界普遍担心中国汽车失去高关税保护就会全军覆没,而事实却是中国汽车迎来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连续两年增速超过30%。更重要的是,汽车价格出现了历史性转折,终于变得亲民起来。2001年,上海通用赛欧上市,首次提出“10万元家轿”概念,普通人可以用10万元圆自己的轿车梦了,之后,一批10万元以下家庭轿车涌入市场。降价促销也慢慢成了大家司空见惯的事。汽车,真的成了老百姓消费得起的商品。
2005年-至今站上千万级大国台阶
种类繁多的各类车型、花样百出的促销优惠、不断冒出的新技术新名词……中国汽车在经历了短暂刹车后,再次爆发出了惊人的速度。即使2008年始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经济一片低迷,老牌汽车巨头破产、重组时,中国汽车却一飞冲天,2009年,产销超过1000万辆,2010年更创造了新的历史??1800万辆。而在登上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宝座的这一刻,中国汽车不仅创造了奇迹般的发展速度,更挽救了处于颓势中的世界汽车工业。在本土发展遇阻的老牌汽车巨头均把中国市场当成了救命稻草,全力以赴保证对中国市场的供应,以求得销量最大化。
同时,曾备受压抑的自主品牌汽车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奇瑞、吉利、比亚迪等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与跨国车企的竞争中越战越勇,不断推出新车型,积累学习新技术。终于令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份额达到了30%,如果是乘用车加上微车,则达到46%,在商用车领域占有率更高达85%以上。在占有了低端市场后,自主品牌又开始向中高端车市场进军。吉利更是直接将北欧豪门沃尔沃收入囊中。
而在自主品牌的竞争下,合资企业也不再高高在上,拿国外已退市的产品在中国卖高价,而是不仅带来全球最先进的技术,如大众的涡轮增压缸内直喷,越来越多的新车也开始选择中国举办全球首发仪式。
从2001年开始,中国汽车开始了长达10年的黄金时代,值得铭记的东西也实在太多。但正如人在快速上升期容易忽略自己的缺点一样,中国汽车的很多问题也被令人始料未及的发展速度所掩盖。最令中国汽车人担忧的莫过于汽车大国何时能变成汽车强国。引入合资模式时的“市场换技术”已过去了几十年,中国轿车市场70%的份额仍被外资品牌汽车占领,更可悲的是,轿车生产的核心技术依然基本上没有掌握,合资企业仍然充当着“装配厂”的角色。自主品牌仍然生存艰难,向中高端车市场的努力仍然难见突破。而整个中国社会也正因汽车工业措手不及的增长,而面临着环保、交通等问题的压力。始自北京的限购令未来将如何影响汽车工业的发展还不可知……
我们期待下一个10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汽车工业依然辉煌灿烂,也更希望令中国汽车人骄傲的不仅仅是我们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李东颖)
人民品牌网( www.peoplepinpai.com ),是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权威性、及时性、多样性和评论性为特色,在网民中树立起了“人民媒体、大众网站”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