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珊珊 实习记者 蒋安丽
为关注金融危机背景下外资银行在中国拓展业务过程中遇到的战略性问题及新兴问题,普华永道在与渣打、花旗等41家具有影响力的外资银行高管进行深入访谈后,日前推出了第4次《外资银行在中国》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受来自中资银行强有力竞争、经济因素、运营环境差异以及交易额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与以往大部分受访银行对外资银行市场份额会持续增加的预测相反,本次有超过25%的受访银行预计2009年市场份额会有所下降。面对内忧外患,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策略已从“迅猛圈地”向“稳扎稳打”调整。
内忧外患让外资银行颇受打击
中国金融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外资银行看准了这块诱人的蛋糕。尽管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的信心和投入基本未受影响。目前,有26家外资银行在中国大陆设立了法人机构,更多的银行则希望设立境内法人机构。对于未来3年的发展,各家外资银行均表现出扩大其在华影响力和参与活动的意愿,并表达了对中国市场更加坚定的信心。据了解,有超过10家的外资银行正在申办法人机构的进程之中,大部分受访银行期望这个数字到2012年增加到30至40家银行。
但是,2008年的确是外资银行发展相对艰难的一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外资银行深受母行牵连。普华永道的调查结果显示,29家受访银行表示流动性紧缩已对其借贷产生了影响。2009年,有22家外资银行从其母公司获取25%以上的资金,外资银行对其母公司的严重依赖由此可见。受金融危机影响,母行可供“血液”已经缩减,直接影响到外资银行在企业放贷这一基本业务上的能力。同时,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监管机构变得更加谨慎,衍生产品、结构性存款以及与股票和各种掉期相关的产品都将受到影响。
外币贷款与本地货币境内贷款之间的竞争价格局面也发生了变化。中资银行通过大幅调低利率,让外资银行在很多方面的优势不复存在,借贷机会更多地流向中资银行。此外,很多外资银行甚至缩小了企业的借贷额度。于是,在普华永道的调查中,外资银行对2009年其在中国的营业收入预期一般,其中9家受访银行预测为零增长,2家外资银行预测为负增长。但受访银行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依旧,它们对2012年的市场业绩展望尤其乐观。
中资银行努力追赶 垄断业务优势不再
“面对中资银行不断提高经营水平和提升业绩,外资银行在创新方面的能力和优势却因为各种限制而无法完全施展,这令他们备感压力。”普华永道中国大陆地区金融服务主管合伙人容显文表示,此次调查表明,许多因素导致了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差距的缩小,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和中资银行的部分信贷优势是在华外资银行最大的竞争威胁。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为中国银行业带来了很多可借鉴经验,中资银行也在近几年中迅速成长。而原本被外资银行绝对垄断的私人银行业务如今也优势不再,2007年3月正式经营的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打破了由外资银行垄断高端服务的局面。
尽管目前中资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尚处相对初级阶段,服务专业水平有待提高,而外资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在投资顾问的专业性和整合整个银行金融服务能力方面以及品牌方仍具优势,但在客户经理与客户关系等方面,中资银行也有自己的优势。
同时,根据将于8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资银行在遵守相关要求的基础上,也可以为境外机构开立外汇账户。而以往,外汇账户只由外资银行为境外机构开立。
为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普华永道中国大陆地区税务部合伙人陈志希认为,外资银行加强与中资银行的合作,这种明智选择将有助于优化外资银行资金结构,降低税负方面的影响。“同时,彼此间的优势互补效应,有利于实现双赢。”
曲径通幽 积极寻找新增长点
面对中资银行的强劲表现,容显文认为,外资银行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继续提升服务质量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但其具有的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可提供的多样化产品、灵活丰富的服务方式以及对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的重视,仍将使其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大的优势。
“外资银行的独到优势就是其成熟的体系和发达的创新能力。”容显文表示,对于“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外资银行遍布全世界的网络,将有更明显的优势助其发展业务。“而且,很多外资银行将目光锁定在零售业务中,比如其成熟、灵活的房贷和车贷等业务,将是其业务增长的新突破点。”
普华永道中国中部地区金融服务主管合伙人梁国威表示,零售业务中的私人银行、抵押、投资产品等业务,以及批发业务中的债务资本市场、项目融资和基础建设贷款等,将会是未来3年外资银行增长机会较大的产品领域。
人民品牌网( www.peoplepinpai.com ),是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权威性、及时性、多样性和评论性为特色,在网民中树立起了“人民媒体、大众网站”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