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与微观经济学相对而言的,指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经济增长与波动、通货膨胀、失业、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通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
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认为,国民收入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即总需求决定。其中,消费需求由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水平决定,投资需求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呈同方向变动关系。利率由流动性偏好和货币数量决定,在流动性陷阱状态下,利率不再下降,无法刺激投资需求上升。
2.消费理论
消费理论认为,在不考虑货币市场的情况下,消费主要受国民收入影响。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认为,短期消费取决于居民当期的绝对收入,并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杜森贝利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取决于与他人或者个人历史最高水平比较的相对收入,即存在攀比效应和棘轮效应;莫迪利亚尼生命周期假说认为,消费取决于家庭在整个生命周期的总收入;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认为,收入可划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函数。
3.投资理论
投资理论主要解释投资需求的决定,投资需求是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增加之和。该理论认为,投资需求由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二者对比关系决定。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预期可获得的利润率,长期呈现“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在资本边际效率一定时,投资随利率下降而增加,随利率上升而减少。但当陷入流动性陷阱时,利率无法进一步下降,也不能再刺激投资。
4.货币理论
货币理论主要解释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决定。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认为,人们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对流动性存在偏好而持有货币,利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是资产的一种形式,货币需求取决于持久收入、货币及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以及财富持有者的偏好等。货币供给理论主要是关于货币供应量的决定,涉及基础货币、货币乘数等概念。
5.失业理论
失业理论首先对失业进行定义和分类,一般认为失业者是那些正值工作年龄而没有工作,但在现行工资率下愿意工作的人,具体可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自然失业率是指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即不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失业率。如果实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工资有下降压力;反之则反。
6.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理论将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定义为通胀,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和解释。凯恩斯主义认为,当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后,总需求继续增加将引发通胀,失业与通胀存在一定的交替关系。货币主义将通胀看作是一种货币现象,认为是由货币供给增长太快超过货币需求导致的,同时预期在决定通胀水平中起了重要作用。
7.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将经济周期看作是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总产出、总收入和就业的波动。经济周期可划分为扩张、收缩两阶段或者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阶段。按照时间长短,经济周期可划分为基钦周期、朱格拉周期、库兹涅茨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等。
8.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是研究解释经济增长规律和影响因素的理论。它运用均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各种经济模型,考察在长期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中,实现稳定状态的均衡增长所需具备的均衡条件。具体包括哈罗德-多马模型、索洛模型、内生增长模型等。
9.开放经济理论
开放经济理论是指在国民收入决定中加入外贸、外资因素,一国国民收入不仅受国内居民消费,私人投资以及政府消费或投资的影响,而且会受国外生产和消费的影响。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净出口和国际收支成为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而且小国和大国所受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也发生变化。
10.宏观经济政策理论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是关于利用宏观经济政策实现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的理论。广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覆盖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和国际经济政策,其中需求管理主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供给管理主要运用收入政策、价格政策、就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理论还注重分析这些政策的效应。
人民品牌网( www.peoplepinpai.com ),是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权威性、及时性、多样性和评论性为特色,在网民中树立起了“人民媒体、大众网站”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