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人民品牌网-peoplepinpai.com
滚动新闻:     · 展领头羊风采 寻真草原味道——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羊业链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东乌草原美食文化北京行     · “匠星筑梦 非遗绽放”: 乡村工匠非遗进校园项目在红河县启动     · 关爱儿童发展 促进城乡融合 2024年乡村儿童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 落实金融强国战略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2024年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人论坛成果发布会成功举办
  1. 首页
  2. 党建实践
  3. 内容

制造业:回流西方,冲击中国

 日期:2011-11-15 人气:2598 责任编辑:品牌小编 来源:《国际金融报》 www.peoplepinpai.com

  编者按: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中国制造”仍是发展中大国中国的重要标签。无论是闲逛纽约的大街,还是走在印度的街头小镇,都能看到“中国制造”的影子。但曾几何时,“美国制造”也曾红极全球,尽管近年来响彻全球的是“美国消费”。不过,这种情况似乎正在发生改变??最近,不少人提出了“回流”观点,即在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西方国家正在或将要让制造业的重心重新从国外转移到本国。但也有分析人士对此予以驳斥,制造业大规模回流美国基本不可能。

  ■ 本期嘉宾:

  孙立坚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宋颂兴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

  崔新生 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

  话题一

  美国制造业真会回流?

  ●高端制造流向美国本土

  ●中低端制造业转战周边国家

  此前,咨询公司埃森哲的报告显示,有约61%的受访制造业经理人明确表示,“正考虑将制造产能迁回美国,以更好地匹配供应地和需求地。”《财富》中文网也曾报道,“总部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挖掘机和推土机生产商卡特彼勒正在将一些海外的挖掘机产能挪回得克萨斯州。美国家具生产商Sauder也在将产能从一些低工资国家迁回美国。”那么,美国制造业是否已形成“回流潮”趋势?

  孙立坚:确实不能否认美国部分企业有回国发展,但现在就下最终结论为时尚早。一方面,这明显违背了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原则,即使中国工资再往上涨,印度、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国仍相对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美国企业不可能不会意识到这一点。另一方面,做反向假设,没有了“中国制造”,全球会怎样?这意味着,上到汽车零部件下到鼠标、衣服,都可能在瞬间出现“真空”。

  但不能忽视的一个因素是美国的就业率。目前,美国的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甚至成了美国经济和政治中最大的短板之一。为此,美国政府一直在想方设法提振就业。而解决就业的最重要手段就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客观上为美国企业的“回流”创造了条件。记得10月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的研究也显示,“随着‘美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日益显现,今后5年时间,美国将新增200万至300万个工作岗位。”

  宋颂兴:制造业“回流”已初步具备了条件:首先,站在美国的角度,奥巴马起初曾全力挽救金融企业,但后来意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对制造业进行了一系列提振,现在这些政策的效用开始慢慢显现,引起了部分制造业企业的回流。其次,从跨国企业的角度看,他们也需要调整战略,平衡市场风险,而不能把制造业的重心集中在一个地区。再次,从制造业本身看,它的发展趋向于高新技术和制造业相结合的模式,同时相较于中国,美国在人才、技术等方面都要优于中国。

  目前,制造业确实存在回流美国的现象,但主要集中在一些高端制造业。不过,这种回流并不会成为“大规模现象”。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虽在不断提高,但相比于美国,价格上还有很大优势。另外一个趋势是,属于中低端的制造企业为了追求更低成本,正在向中国的周边国家,如越南等地转移。这也表明,大规模的“回流美国潮”并不是现实。

  崔新生:“回流”是美国制造企业的正常调整。原本跨国企业到中国来就是看中“洼地”效应,即哪里成本低,就流向哪里。但目前劳动力价格提升,人民币也不断升值,所以,流向发生变动很正常。

  具体的方向是,高端制造流向制造业基础良好的美国本土,低端的制造业则流向成本更低的周边国家。

  话题二

  “回流”给中国何种启示

  ●学习美企战略布局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升附加值

  尽管是否“回流”还存在争议,但不能否认,有关美国制造企业回流的观点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警示了中国相关企业的问题,如原先的“比较优势”??劳动力成本提升等。今年5月,波士顿咨询集团发布研究报告显示,未来5年,中国制造业的工资成本估计将每年上涨17%,美国的涨幅将仅为3%。报告认为,过去20年,中国工厂工人的平均生产率已提高10倍,但仍不及美国同项指标的1/3,从而抵消了中国的低工资优势。

  尽管专家并不认同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的观点,但美国制造企业即使仍将全部精力集中在中国,继续成为“中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中国制造业就没有问题了吗?

  孙立坚:不管是不是真的存在回流,这都是中国企业学习的重要机会。中国制造业要学习美国企业的战略布局,同时认清时代形势,跟上全球经济的发展节奏。更重要的是,中国制造需及时看清自己的问题,不能放步自封,不做及时的应对之策。

  宋颂兴:“中国制造”正面临汇率上扬、出口受阻等不利的外部环境和还贷款压力不断提升、制造业朝“虚拟”方向赚取快钱的内部压力。但更重要的问题是,中国制造业仍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发展。换个角度说,“中国制造”面临的最主要问题还是产业结构升级。另外,在完善产业链和保持出口市场的稳定方面,也需要着力。

  崔新生:“回流”现象对中国最大的启示是:中国一直以制造业大国自居,但从一开始就理解错了“制造业”的真正含义。不管是横向比较德国等制造业强国,还是纵向比较制造业的发展史,制造业一直都是技术领先的高利润产业。因此,中国的制造业准确来说应该是加工业。而现在,更需借助这个契机,将制造业从加工业变为高附加值的高利润产业。

  话题三

  该如何对待制造业

  ●给中国企业“减压”

  ●金融支持向制造业倾斜

  ●政策鼓励企业向高端发展

  目前的大背景是,在全球产业分工协作中,中国还是仅被定义为“制造者”,不是产品的“设计者”,更不是相关的高端品牌的“拥有者”。那么,除企业自身外,相关部门又该如何促进中国制造业发展?

  孙立坚:首先,相关部门需要给中国企业进一步减税;其次,就要降低制造业“服务环节”的成本压力,如油价上涨导致的物流成本过高等;再次,在金融支持上,或可尽量地对中国制造企业进行扶持,并彻底改变金融环境,以对制造业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赚取快钱的现象加以遏制。这样,才能为中国制造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制造转型是必须的,但不要超过中国的发展阶段进行盲目转型,最后受伤的还是企业自身。

  宋颂兴: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是必走之路。首先,政府应支持企业通过创新、培养人才等手段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往高端制造业发展。其次,在政策上,需要对高端制造业提供税收、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向高端发展。

  最重要的一点是,相关部门始终要明白,不管发展到哪个阶段,制造业都是发展的基础,不能一味强调服务业和金融业的发展,忽略制造业。这三者相辅相成,尤其是,服务业和金融业不能脱离制造业,要切实为制造业服务,提高产业发展的软硬环境。

  崔新生:中国制造业从一开始就缺乏产业规划的引导,对产业价值缺乏明确的定位。这是造成目前中小企业困境的根本原因。

  虽然现在国家在倡导产业升级,但对如何升级缺乏细节性、系统性的引导。如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这一政策就值得商榷,因为,制造业对港口交通、资源等都有特定要求,西部承接东部转移,会导致物流等制造成本的增加,这反而违背了发展制造业的初衷。(记者 黄烨 史燕君)


人民品牌网 www.peoplepinpai.com ),是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权威性、及时性、多样性和评论性为特色,在网民中树立起了“人民媒体、大众网站”的形象。

00

热点聚焦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