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人民品牌网-peoplepinpai.com
滚动新闻:     · 上海中巽科技发布自适应激光复合焊机器人流水线     · 上海中巽科技全球首发:自适应激光复合焊机器人流水线     · “健康饮食、快乐学习——泰莱中国儿童健康改善计划”走进贵州石阡     · 《2023-2024中国演艺明星公益观察报告》 在厦门金鸡电影节上发布
  1. 首页
  2. 新闻中心
  3. 内容

改革开放40年?软件产业丨隋华锋:ICT企业,主战场是“用云”而不是“建云”

 日期:2018-11-26 人气:529 责任编辑:品牌小编 来源:商务金融网 www.peoplepinpai.com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和灵魂。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软件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重大转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软件产业完成业务收入5.5万亿元,占全球软件产业的比重将近20%,是2000年业务收入593亿元的92.7倍,收入平均复合增长达到30.53%,远高于同期GDP增速;年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17家,BAT等互联网企业逐渐步入千亿软件企业行列,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软件产业从业人员接近600万人,是2013年的10倍。

  为集中反映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国电子报特别策划推出“改革开放40年?软件产业”特刊,邀请业内专家学者、企业家撰写文章,从“软件定义”、工业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软件、开源软件、软件工程、软件算法、软件成本度量、软件政策、软件人才培养、小程序等不同视角,讲述改革开放以来软件产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成就,剖析行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提出新时代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思路建议。

  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指出,约1万年前开始的农业阶段、17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阶段算是第一次和第二次浪潮,而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的信息化阶段是第三次浪潮。如此看来,信息技术(IT)行业是个年轻的行业,总共也就六七十年时间。

  云计算可看作ICT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一般分为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等四个阶段。按照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和性能,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1倍。华为已推出采用7纳米工艺打造、目前单芯片计算密度最大的人工智能(AI)芯片???腾910,走在了世界技术的前沿。

  作为涵盖硬件、软件、网络、应用整体的信息技术,至今仍处在快速发展变化之中,历史上有过各种不同的阶段划分。有人把IT发展分为硬件、软件、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阶段,有人分为终端/主机、客户机/服务器、浏览器/服务器等阶段。站在历史的高度看,都存在着把眼前小浪花看作阶段大浪潮的局限。其实,客户机/服务器、浏览器/服务器、手机/服务器之间的区别并没有想象的大,不足以构成一波浪潮。目前看来,把IT历史发展分为大型机、服务器和云计算这三次浪潮还是较为合理的。而云计算经过10年萌芽期、10年发展期,目前可看作是IT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上世纪40年代IBM创始人沃森说,全世界只需要5台计算机。这指的就是大型机,如目前仍在金融领域广泛应用的IBM 3270大型机。在大型机时代,设备采用封闭、专用的并行计算结构,计算能力全部集中在大型主机上。作为人机界面的终端设备只有基本的输入输出能力,负责把键盘输入传送出去、把字符输出显示出来,电影《黑客帝国》中标志性的黑底蓝字终端很可能就是这种3270/5250终端。连接大型机和远程终端也是专用的网络线路和协议,比如IBM的SNA网络架构。

  个人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引爆了服务器时代。上世纪80年代,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说,每个人的书桌上都需要一台电脑。在服务器时代,个人电脑自身具备处理能力,可完成文字处理、本地计算等大量工作,通过TCP/IP网络与远端的服务器配合,更可实现协同办公、业务处理等各种共享协助需求,逐渐形成了以开放式架构、标准化协议为基础的客户端/服务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其后端是所谓的IOE架构(IBM/Oracle/EMC三家公司为代表的服务器、数据库和存储架构),主流服务器是基于RISC芯片的小型机,主流存储是SAN存储网络、磁盘阵列、磁带库、光盘库等设备,主流网络是以太网局域网加DDN/FR广域网互联,主流采用Oracle、DB2等关系数据库。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智能设备逐渐取代个人电脑充当客户端,通过移动化激发了更为丰富的应用场景。

  2008年Google CEO斯密特说:“沃森说的没错儿,这个世界确实只需要5台计算机,但这5台不是大型机,而是5朵云。在云计算时代,后端架构摒弃了复杂、异构的IOE架构,以PC服务器、本机存储和大二层网络为基础形成了大规模、标准化的计算资源池,依托软件定义(SDN/SDDC等)、虚拟化、分布式等技术实现了资源的灵活分配和管理,以服务形式向用户提供虚拟机、网盘、数据库、分布式软件等IaaS和PaaS资源,以及高可用、可伸缩、异地容灾等高端特性。用户可快速开通、按需付费。”

  正如斯密特所说的意思,AWS、阿里的云对应IBM、王安的大型机,或者HP的服务器、Oracle的数据库。IT应用系统建设者在服务器时代面对的是小型机和数据库软件,在云计算时代面对的是IaaS和PaaS服务。在以虚拟化、分布式为特征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架构下,以无状态服务、分布式计算为特征的云原生(Cloud Native)应用正在从互联网创新行业逐步渗透到传统行业,传统行业已有的传统应用,必将从历史舞台中央逐步龟缩到一隅。对IT应用系统拥有者、使用者、建设者和维护者来说,云计算时代软件开发、系统部署、运行维护的方式方法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如果把1878年第一个市内电话交换所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开通作为通信技术(CT)的起点,CT业已经140岁了,比IT历史更为悠久。电话交换机历经人工交换(1878年)、步进式(1893年)、纵横式(1938年)、程控(1965年)等形式,近30年来从固话发展到移动、从以语音为主发展到以数据为主,逐步向IT靠近和融合。按照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相关规范,通信网络完全可以看成是部署在通用云计算平台之上的一系列软件应用。这些软件实现电话接续、短信转发等传统电信业务。可以说,IT走过70年、CT经历140年的演进发展,终于在第三次浪潮的云计算时代实现了ICT融合。从这个角度说,云计算可看做ICT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ICT企业主战场应是“用云”

  改革开放40年以来,IT行业及CT设备制造业有幸成为充分竞争的行业。站在ICT第三次浪潮的历史高度审视我国ICT行业,可以看到,我国在很多方面已经在全球竞争中站在了前沿。华为、浪潮、联想的设备,阿里、腾讯的公有云,在全球范围内无疑都处于整个行业的第一梯队之中。在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核心软硬件技术的短板,也有望随着我国ICT巨头的崛起,利用开源化、云计算重新洗牌的时机弯道超车,更快摆脱国外技术的制约。

  对于大多数的ICT业内单位和从业者来说,服务器时代的主战场不是研发、设计、制造计算机设备和数据库软件,而是使用这些软硬件开发、建设各类应用系统或通用工具;相应的,云计算时代的主战场,也绝不会是设计、建造和运营云,而是使用云提供的各种服务开发、建设各类应用系统或通用工具。利用KVM、DOCKER,改造OpenStack、kubernetes等开源软件帮客户搭建私有云的做法,缺乏规模效益做支撑、缺乏公有云那样的客户争夺做驱动,难以构建出物美价廉的云平台和服务。前几年,数家上市公司规模的IT软件企业高调进入私有云建设领域,后低调撤离该领域的事实,也印证了上述观点。

  目前看,AWS、微软、阿里、腾讯等公有云厂商,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形成和不断优化的服务产品形态,代表了云计算时代领先的生产力。各大企业、行业的私有云、行业云,在设备规模、技术优化、服务封装、易用好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从未来发展看,这些私有云、行业云只有不断合并扩大规模,不断从公有云吸收先进技术和经验,才有可能长期存在。

  由于“云计算是ICT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尚未成为业内广泛共识,众多ICT业内单位和从业者尚未认识到其主战场是“用云”而不是“建云”,还有很多IT应用密集型传统大型客户,按照服务器时代传统思维惯性,大量自建一朵朵小云;还有很多IT公司,甚至是创业团队在前赴后继地投入到“建云”大业中去,希望凭借自身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建成可用、好用的云。

  也衷心希望IT公司和从业者能够向服务器时代学习网络、存储、小型机、数据库那样,去学习AWS、阿里们提供的IaaS、PaaS服务,结合自身对行业、业务和客户的理解和优势,灵活运用这些服务,构建稳定、可靠、安全、容错、可伸缩、低成本的云上应用系统,并把公有云生态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产品服务特征抽取到私有云、行业云中,真正为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出力。


人民品牌网 www.peoplepinpai.com ),是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权威性、及时性、多样性和评论性为特色,在网民中树立起了“人民媒体、大众网站”的形象。

00

热点聚焦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