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大基康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孙启银
中国核医学产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孙启银激动地对记者说。
大基医疗集团董事局主席孙启银在卫生部医疗展台上接受央视采访
他说,近年来,国家对核医学产业非常关注。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与中央政治局全体领导到中关村集体学习,我有幸给领导们讲解PET-CT、PET-MR、电子加速器诊疗设备,讲解分子影像和放射动力诊断治疗癌症的创新技术,中央领导非常关注国产医疗设备创新和重大疾病诊治!
大基医疗是中国著名的高端医疗设备生产和医疗技术创新的公司。大基医疗怀抱"做出自己特色,填补世界医疗空白"的信念,他们在全国首家生产PET和PET-CT;也是全球首台应用于临床的PET-MR,这是核医学影像领域的一大创举。其中全球50%以上的PET-MR病人图像是由大基医疗生产的设备检测的。
大基医疗副总裁张圈世与美国费城国际癌症中心医院签署协议,已将核医学诊断设备PET?CT、PET?MRI和放射治疗设备电子加速器LA45销售到该医院
曾经,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70%被三分天下,美国(GE),德国西门子,荷兰飞利浦垄断,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局面?
北京大学医院核医学系主任、北大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王荣福告诉记者:提倡医疗设备国产实际上2006年就开始的,当时科技部在国宏宾馆开了一个会,倡导要《研发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分子影像设备》,会议上大家觉得发展民族产业的必要性,可为什么到今天为止还是国外设备占领市场?涉及国产品牌被一些招标框框卡住,进不了圈子,这是我们国家政策问题。其实国内的一些企业发展也非常快,就这两年,北京的大基、上海的联影产品都很好,我们应该相信自己,支持民族核医学发展。
孙启银是大基康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我对他很了解,他原来也是学医的,为了探索核医疗器械,他付出很多,非常不容易。他带领的大基康明研发团队,一直奋战在核医疗产业第一线。一步一步走过来,终于国家开始重视了,中国市场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我们也不是没有人才,外国的一些先进设备的很多硬件还是来中国采购出去的,我们核医学设备有些晶体,国外用的还不都我们生产的,信心比黄金更宝贵。
孙启银,1967年从医,在医疗行业创造过许多奇迹。1990年他放弃医师身份,开始迷上影像医学。创立了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综合医院,引入中国第一台伽马刀。1993他引进第一台PET,开始了中国医疗无痛治疗和分子影像技术的起步。为了学习,他多远涉重洋,潜心钻研,发明了全球PET磁共振图像融合技术,在他手上诞生了全球第一张PET磁共振片。
目前,孙启银的核医学器械研究团队有三项专利技术填补国际空白。他们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核医学装备系统的研制及产业化"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孙启银参加全国科学大会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并且与习主席、李总理等中央领导亲切握手。
2014年6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令业内同行刮目的报道,《我国核医学设备首获欧美订单》。文中写到: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基康明医疗设备公司的生产人员正在进行PET-CT产品的总装。该公司刚刚与美国费城国际癌症中心医院签署了协议,将核医学诊断设备PET-CT、PET-MRI和放射治疗设备电子加速器LA45销售到该医院,这标志着我国生产大型诊疗设备开始进入国际主流市场。机遇,只青睐那些不辞辛苦为之付出的有准备之人。
向确诊病癫痫灶位置宣战
孙启银为什么会如此执着?故事从1974年开始。从医不久的孙启银身边有两位癫痫病人,一个是他的亲戚,一个是他的邻居,都是十分亲近的人,孙启银非常想为他们治好病。然而已被病痛折磨了16年的亲戚还是离开了人世。作为一名医生,孙启银非常痛苦。他发誓要为邻居治病,因为他不愿意再接受病人留给医生的伤害。
他查阅大量参考资料,跑到济南、北京等大医院求门问师,经过反复研究实践,邻居的癫痫病真的有了好转。孙启银的医术也一传十十传百,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每一次经过治疗病情都有转机。
然而,一年半以后,三分之一的病人出现了复发。
孙启银急了,问题出在哪儿?原来是"药物浓度的问题","肝的氧化酶分解了药物,药物浓度低了"。当时,全国仅有南京和北京的两家医院可以做药物浓度检测,孙启银便致信有关领导,不断提出药物浓度的控制和检测问题中发生的线索。1984年,孙启银作为会上唯一一个来自市级医院的医生被邀请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986年,孙启银的论文《关于癫痫病治疗中关于药物浓度研究》发表在《新医学》杂志上。
这件事给孙启银的启发是:要想把病看得透、治得准,必须向确诊病癫痫灶位置宣战。
孙启银到国内外知名的瑞典的卡罗林斯卡医院、美国加州医疗中心、德国慕尼黑大学医疗中心、奥地利格拉兹医院……在底特律的儿童医院,他看到医生在手术之前采用PET定位寻找病灶,大为感叹。1993年,他引进我国第一台PET,中国引进第二台PET是7年后。
引进设备并不是孙启银的最终目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才是引进设备的真正意义。大量研究证明,治疗癫痫病必须要定位,要定位就离不开PET,也离不开磁共振,然而将PET技术和磁共振技术联合起来形成PET-MR设备,当时世界上尚无先例。孙启银萌发了做PET-MR的梦想。
他听说芝加哥大学有PET-CT融合技术,
就去美国。当时,芝加哥大学的PET和CT融合定位用的是空心钢球,孙启银便将其方法改良,用鱼肝油代替空心钢球定位,手工操作进行PET和MR图像融合。功夫不负有心人,全球第一张临床应用的PET-MR图片在孙启银团队手中诞生了。
冲刺一流设备和医疗新技术
孙启银就是这样一步一环地把自己与影像医学越旋越紧。
影像,不仅能为医生提供治疗参考依据,更重要的是如何用它来参与治疗。
孙启银的团队用辛勤的劳动实现了一个个夙愿。他们从模仿到创新,到高端研制,2003年由他们自主研发的第一台PET-MRI在他们的生产线诞生。
大基医疗独家研发生产的电子加速器LA45
此后,一个个尖端科技医疗设备在孙启银的带领下完善成熟,特别是大基独家研发的分子影像和放射动力联合诊治晚期癌症病人的新技术,孙启银说:"这是一个应用广泛的治疗技术,既能治疗癌症,特别是晚期患者,也能治疗血管斑块、白血病、胶质瘤和感染性疾病。更令人期待的是,能够对准人体中异常增殖细胞疾病进行治疗,如今,异常增殖细胞疾病已超过了外源感染性疾病,而众所周知,异常增殖细胞疾病的典型代表便是癌症和血管斑块中的大巨噬细胞。这项技术的成功,将极大减少人类复杂性疾病的治疗成本,是减少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命的有效办法之一,其价值堪比青霉素的发现。
在研制医疗器械PET/PET-CT/PET-MR/加速器等多项医疗设备中,我们不仅已经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大基医疗独家研发的放射动力治疗新技术,特别是分子影像和放射动力联合诊断治疗癌症、心脑血管病和感染等疾病,可能成为一种医学颠覆性技术。
如今,美国归国学者曾俊团队又开始利用分子影像技术进军亚健康检测的市场。为此,需要针对目前的技术进行革新,研究出适用于全身的分子影像设备,并将检测的辐射量降到1毫居以下,成为真正的绿色检测。
我们也是863工程心脏腹部手术机器人的参与者。
孙启银说,我自六十年代从医,做院长的时间最长,曾引领中国第一家民营医院上市。九十年代开始痴迷影像学,如果是为了挣钱我不会做这个,我是以一个医生的职业使命思考人类未来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想象?需要什么辅助?中国人并不笨,我们为什么要依赖别人,我们为什么不能主动出击,甚至走在前面?
政府应助力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
医科院肿瘤医院陈盛祖教授告诉记者,过去国家对我们自身的核医学产业重视不够,现在已是,国外能做到的,中国也同样能做到,有些我们还超过国外。关键是国内有些人短视眼,还盲目崇洋媚外,以为我们自己的企业生产的器械不行;再者是政府不应该以指标形式控制大型医疗器械的采购,应该把权力放给市场,让市场来决定使用什么产品,让消费有更多选择。
北大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王荣福告诉记者:现在国家开始重视我们自己的核医学了,这说明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开始起步了,领导人到企业调研考察,实际上是鼓励,也是发出信号,我们要关注支持我们自己的民族产业。
20多年来,大基医疗做得非常不容易,现在国家开始重视了,中国市场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我们有技术有人才,像大基的PET
、PET-CT包括他的智能机器人,通过从CT的床上转移到PET的床上,技术都很过硬。只有政府如何支持,我觉得任何领域都没有不能打破的神话,西门子的核医学技术是比我们强,但手机当年有诺基亚、摩托罗拉后来又有苹果,我们也有小米,未来拼的不是资本,是创新,创新才是未来的真正拥有者。
大基康明的产品在我们医院临床试验过,应用中与国外产品相比没有什么差距,国内设备硬件没有问题。如果软件采集处理的速度再加强些,就更好了,这不难,通过第三方软件合作很容易解决。
人民品牌网( www.peoplepinpai.com ),是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权威性、及时性、多样性和评论性为特色,在网民中树立起了“人民媒体、大众网站”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