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11月19日消息,今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等经济学家在《财经》年会上高度评价十八届三中全会,认为会议明确了市场化的方向。未来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将加快,其中土地要素的流转和市场化成为关注焦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方向
吴敬琏认为,三中全会有关经济改革的内容,最关键的是两句话:一句话是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另外一句话,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吴敬琏表示,三中全会的《决定》里面提出了三百多项改革的具体要求,但三百多项里面大部分都与这两句话有关。这两句话非常明确的指出了方向,指出了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在经济改革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
吴敬琏认为,第一句话回答了近十年来关于中国经济改革方向的问题。“我们改革要往前走,向哪一个方向?向市场化方向走,还是强化政府对于经济、对于社会的管控这个方向走,这是一个重大的方向性的问题。”
吴敬琏认为三中全会不但肯定、而且是强化了市场在资源配中的作用,并且明确了市场起决定性作用,需要一个怎样的市场环境支撑,那就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十四届三中全会建立起来的市场体系是初级版的,还有很多旧体制遗产。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升级版的,更加成熟的,符合现代经济要求的市场经济。”吴敬琏说,新的市场经济体系将会消除原来经济体系存在的旧体制遗产,和它存在的一些缺陷。
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将加快
吴敬琏指出,三中全会新的提法是针对现有缺陷提出来的。当前中国市场有三个主要的缺点,一是在条块分割的基础上使得市场碎片化;二是存在许多妨碍竞争的行政干预、垄断行为;三是发展不平衡,比如说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就很低。
吴敬琏认为,新提法要求建立的是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个体系不仅仅包括商品市场,也包括要素市场。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认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从制约中国经济的领域改起,当前一个主要的制约就是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还不够。比如说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利率和汇率、资源型产品等领域还没有实现市场化。
中国银行(2.81, 0.01, 0.36%)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此次决定对要素市场化提的非常明显,并且首次提出土地问题,确立了集体土地的流转,包括农村宅基地所有权保护以及转让,这是35年以来重大突破。
土地制度改革受到关注,现场提问环节均是围绕该话题。王一鸣认为,土地一定要流转起来,现在不少地方因为一户几亩地种田积极性不高,出现了撂荒现象。王一鸣提出,土地改革首先要确权办证,成都、重庆、嘉兴很多地方有实践;其次要建立交易平台。
“再次还有非常重要的,现在还有很多有不同看法,会不会有影响18亿亩红线?如果有最严格的用途管制,农业用地、粮食用地流转到谁的手上也只能种粮食。”王一鸣认为严格的管制再加上先进的卫星技术,可以确保18亿亩红线不会打破。(淑静 发自北京)
人民品牌网( www.peoplepinpai.com ),是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权威性、及时性、多样性和评论性为特色,在网民中树立起了“人民媒体、大众网站”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