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我们一直关注于如何重新平衡经济,并提出了三大重要战略:利率市场化、重新审视独生子女政策以及推动与拉丁美洲地区更为平衡的贸易。现在,我们在考虑第四个战略??人力资本的培养。这点是受到了剑桥大学Partha Dasgupta先生的启发,他最近尝试估算了20个国家的财富。
根据Partha先生的研究,一个国家的财富主要由以下方面组成:1)物质资本;2)人力资本 ;3)自然资本。基于此定义以及联合国的数据,中国的财富尽管在1990-2008年间的增长是有史以来最快的,但是仍然只占美国和日本的17%和36%。中国财富相对快速增长,无疑是获物质资本的快速扩张所带动。根据这项研究,中国的制造资本在同期增长了5倍。这是和过去十年国家对于加速政府的投资在GDP所占的比例是一致的。
很显然,只加大固定资产上的投资从长远来看是不可持续的。重新平衡经济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投资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并提高私人消费的比重。简单来说,这是重新调整各种增长引擎的优先顺序。不过,这没有提到财富的累积??一个国家财富如何构成将影响其增长的持续性。在中国,物质资本的超凡积累给中国经济带来了逾10年的飞速增长。但是,物质资本的边际生产率相信已经消失。
并未进入死胡同
中国仍有选择。随着经济的成熟,中国应逐渐从物质资本的积累转入人力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本在发达国家的财富中占巨大的份额。举例来说,人力资本分别占到美国和英国财富的75%和88%。
中国的现状如何呢?如图表3显示,中国在教育上的投入比其他国家来得少。但公平地说,中国已提升了其教育花费,从2007年占GDP的2.7%到2011年的3.2%,且按照温总理在人民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此数据有望在2012年提升到GDP的4%。这意味着相较于教育花费过去4年的平均20%增长,今年对于教育的投入将达到40%的增长。虽然教育投入达到GDP 4%这一目标是80年代末就被提出,但是迟到总比没有来的强。
人力资本积累如何帮助经济重新平衡?
如果中国想走附加值经济的道路,人力资本的创造是必需的。即使像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都在过去20年里,将人力资本提高50%,以确保其在高端资本产品出口的领先地位。无论是本土销售还是出口,人力资本同样是一个树立“中国制造”产品的品牌和市场战略的重要元素。而这些方面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关键的软肋。
要解决单位劳动成本上升,人力资本的形成是必要的。单位劳动成本的上升主要因为工资增长为两位数,而劳动生产力的增长仅为单位数。工资快速增长在短期内很难有逆转的可能,因为这是重新平衡经济的战略之一。为了保持竞争力,改革需要专注于提高劳动生产力。从公司的层面来看,使用劳动资本替代品似乎是唯一最直接的解决方法。不过,中国在2000年到2006年期间,每年的制造资本存量都平均以10%增长,而同期日本的平均增长为0%。中国的资本/劳动力比率已经在1997-2006年期间增长了4倍。因此现在难道不是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人力资本上的时候吗?
改革应该掌握好节奏
投资人力资本需要掌握好节奏。我们需要时刻记住在短时间内过度投入物质资本的弊端。在扩张人力资本储备的同时,确保对现有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同样关键。虽然在2000年至2011年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以每年计算)增长了6倍,但后果是造成了城市大学毕业生供应过剩。事实上,研究证实了,近年来中国的投资利用率不断地下降,而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分配也不断恶化。如果不相应地调整经济结构,比如扩大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的规模,培养更多大学毕业生,只会深化供应过剩的问题。
中国的人力资本问题不能完全以定量来衡量,比如教育的年限和支出。工程和科学领域毕业生人数快速飙升并不能保证未来的成功。成功解决人力资本问题还需紧抓其他关键元素,包括知识产权的保护、教育质量,甚至是文化。仅仅转移到一个新增长模式,如果没有相应人力资本投入,是不会取得成功。
人民品牌网( www.peoplepinpai.com ),是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权威性、及时性、多样性和评论性为特色,在网民中树立起了“人民媒体、大众网站”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