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和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在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
此前,中央已出台十四条措施支持香港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允许合资格的企业在香港以人民币进行贸易支付,中国人民银行还将与香港金管局签订货币互换协议,有需要时为香港提供资金支持。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胡志浩博士认为,相对于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占整个贸易比重大,货物流和资金流相对便于跟踪和掌控,而且目前很多边境贸易中已经开始采用人民币结算,在这个基础上出发比较合适。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曾表示,中国已经与周边八个国家签订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的结算协议。
按胡志浩的理解,人民币结算试点主要是在试点地区选择一些在对外贸易中有相当议价和谈判能力的企业来开展该业务,否则国外客户不会愿意用人民币做结算货币,特别是在人民币还处于升值通道期间,对方面临的汇率风险将很高。此外,还有可能出台一些针对金融机构的配套政策,允许银行用人民币对境外企业进行信贷支持,比如向境外企业提供买方信贷等。
在贸易中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是人民币从本币走向区域化货币,进而走向国际储备货币的重要步骤,可以扩大人民币的“活动半径”。“一旦推出这个试点,不但牵涉到人民币怎么结算,还牵涉到人民币如何汇回、如何投资等,要构架一系列体系,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基础,并积累经验,所以必须要保持可操作性。”胡志浩说。
在贸易中采用人民币做结算货币,可以提高贸易便利性,并降低国内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
一位广东银行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目前香港有很少一部分小额的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香港的银行可以通过和内地银行之间做拆借,来获得一定的人民币资金,用于贸易中的小额支付结算,不过这部分人民币资金不可以从事贷款等任何资产业务。
该银行业人士表示,目前做人民币结算银行从技术角度来讲没有什么限制,关键就是政策放开。从他所接触到的客户来看,内地企业普遍有用人民币结算的意愿。他还表示,尽管近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幅度很小,甚至一度出现了贬值,但长期来看,香港的企业其实还是比较愿意用人民币结算。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区域经济专家封小云昨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内地与港澳地区已有CEPA协议,与东盟也已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是在原先已有的自由贸易区域的基础上尝试人民币自由兑换,不但有利于这些区域间企业节省贸易结算成本,而且还有利于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这是由香港方面最先提出来的,大量港企在广东投资从事出口贸易,目前出口形势不乐观,加上美元汇率波动比较大,相当一部分应该有用人民币结算的需求。加上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具备迅速推动进行人民币结算的基础。”封小云说。
在广东从事服装生产及贸易的港商王毅生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该企业目前与境外客户主要还是以美元或港币来结算,主要是目前对方客户兑换人民币来支付比较麻烦,将来是否采取人民币来结算,主要由客户的需求来决定。而据他所知,之前有些在内地投资的港企早已通过一些非正规的渠道进行人民币结算,而现在中央政府出台这项政策,将有利于这些企业在贸易过程中正规化。
人民品牌网( www.peoplepinpai.com ),是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权威性、及时性、多样性和评论性为特色,在网民中树立起了“人民媒体、大众网站”的形象。